斯洛維尼亞逐漸擺脫危機步入正軌

時間:2015-12-01 09:24   來源:中國網

  編者按:“一帶一路”是中國向國際社會提出的一項全新倡議,引發廣泛關注。中東歐國家地處“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區域,在所有65個沿線國家中,中東歐國家就佔了四分之一的數量,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同於已經相當發達的西歐國家,中東歐國家的發展仍然有很大的潛力,中國與其合作的互補性較強。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中東歐研究室主任劉作奎遊走中東歐16國,在中國網觀點中國開設《“一帶一路”在中東歐》專欄,以學者視角解説“一帶一路”在中東歐的機遇與挑戰。 ——“一帶一路”在中東歐系列之十

  劉作奎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中東歐研究室主任

  斯洛維尼亞位於歐洲四大地理地區的交界處:阿爾卑斯山脈、迪納拉山脈、多瑙河中游平原以及地中海沿岸,人口只有200萬。但這個小國曾是前南斯拉伕共和國中最為發達的國家,人口素質高、地理位置優越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獨立後,斯洛維尼亞發展勢頭不錯,但自2009年開始,銀行業危機出現,國家走入需要救助甚至是破産的傳聞。但經過近兩年的努力,斯洛維尼亞逐漸擺脫了危機,步入正常發展軌道。新的執政黨採拉爾黨獲得議會選舉勝利,年輕的“全民帥哥”採拉爾當選總理後,開始了一系列積極有為的政策,獲得了較好的民望。

  我與斯洛維尼亞的淵源頗深,曾經三次造訪斯洛維尼亞最美之地布萊德湖,在該地區舉行的每年一度的布萊德戰略論壇,成為政要、精英匯聚之地,聲名遠播。在2015年8—9月舉辦的布萊德戰略論壇上,我有幸參加部分單元的討論,並參加了青年政治家對話,與前總統圖爾克圍繞中國和西方對失敗文化的寬容性問題做過探討。布萊德管理學院院長普爾格也對中國中東歐合作充滿興趣,多次向我表達了雙方在人文領域交流與合作的願望。總體感覺,斯洛維尼亞熱情、嚴謹,有類似德國和奧地利人的性格和行為方式,社會管理較為職業化,個人素質較高。政治家通常能言善辯,較有想法。每年一度的布萊德戰略論壇,上到總統、總理,下到部長,紛紛發聲,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據説,此次中國-中東歐峰會上,採拉爾在開幕式的發言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因為他年輕、帥氣,剛剛上任,缺乏經驗等都成為媒體報道的話題。我現場聽了他的發言,中規中矩,沒有明顯的破綻,但出彩的地方也不是很多。倒是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同塞爾維亞總理武契奇、斯洛維尼亞現總統關於難民危機的爭論,掌控了媒體的頭條。

  斯洛維尼亞在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上,首先是積極倡導互聯互通。“一帶一路”倡議的本質精神是互聯互通,尤其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在這一點上,斯洛維尼亞表現出積極支援的態度。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總統圖爾克的觀點較具有代表性,他在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高級別研討會上指出,斯洛維尼亞在地理位置上具有獨特性,是一個溝通歐洲諸多區域的國家,互聯互通是我們的主要目標以及價值所在。我們生活的時代已經證明,全球性的互聯互通和相互依賴不僅成為事實,也是事關我們未來發展的大事。他説,斯洛維尼亞既是中歐國家,也是地中海國家,還是阿爾卑斯山區域和潘諾尼亞—多瑙河區域的一部分,是西巴爾幹的近鄰。斯洛維尼亞同時也是各種區域合作框架的成員,如歐盟多瑙河大區域(利用歐盟資金推動共同項目建設),並正在爭取亞德里亞和小亞細亞區域成員國的身份。互聯互通是多區域合作的特點之一,也是“16+1合作”的主要特點之一,中東歐國家是比較適應和習慣這種合作方式的,也是“16+1合作”的一個新的推動要素。

  目前,斯洛維尼亞正努力結合傳統絲綢之路、傳統琥珀之路以及歐盟新區域如多瑙河、亞得裏亞海、艾奧尼亞海等區域,積極發揮交通樞紐的角色,並期待來自中方的投資合作,並且在陸路、海上通過火車、船舶運輸等方面積極與“一帶一路”倡議相對接。斯洛維尼亞科佩爾港和中國南方城市港口已連接集裝箱貨船端口。雙方在鐵路合作上已經達成合作意向。

  其次是積極打造中斯合作的“綠色通道”,助力“16+1合作”。近年來,斯洛維尼亞積極探討同中國在林業合作領域的潛力,目前,新頒布的《蘇州綱要》和《中國中東歐合作中期規劃》中明確支援由斯洛維尼亞牽頭組建中國中東歐林業合作機制。斯洛維尼亞也希望其在林業資源上的優勢,打造中斯以及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合作的“綠色走廊”。另外,斯洛維尼亞積極推動中國企業到本國投資。

  再次是希望本國的特色農産品進口走向中國百姓的餐桌。由於中斯兩國政府的積極推動,中國百姓有望享受來自斯洛維尼亞的特色葡萄酒、牛奶和肉類,這些特色農産品將極大豐富中國人的胃口,豐富中國的食品選擇。在新的《蘇州綱要》和中國中東歐合作中期規劃中將推動農産品進出口和檢驗檢疫合作作為重點合作領域,這將為斯洛維尼亞農産品儘快儘早進入中國市場奠定基礎。

  最後是推動人文交流。現階段,斯洛維尼亞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遊客到斯洛維尼亞遊覽,更多的中國學生到斯洛維尼亞教育和學術機構交換或學習。斯洛維尼亞旅遊局已經將中國列為重要市場,正努力做好中國遊客赴斯洛維尼亞往返旅遊服務。令人驚嘆的歷史文化建築和數不勝數的美景是斯洛維尼亞吸引中國遊客的本錢。

  斯中兩國有著友好的人文交流經歷和基礎,包括外交官西格蒙德赫伯斯騰(Sigmund Herberstein)16世紀來到中國,展開交往;斯洛維尼亞天主教士及天文學家劉松齡(Avgutetin Hallerstein)18世紀在清朝欽天監工作28年等。目前,雙方積極推動學者、學生的交流互訪,成效顯著。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