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破除中美關係 “新冷戰”的歷史隱喻

時間:2015-08-19 14:16   來源:國際線上

  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富戰略意義和全球影響的雙邊關係之一。由於歷史文化、政治制度等差異,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備受矚目,未來充滿諸多不確定性導致各種猜測不斷。

  近年來,出於某種動機生硬套用歷史事件如“修昔底德陷阱”隱喻中美關係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時髦”。這種機械的“歷史宿命論”會給人造成中美“衝突不可避免”的假像,顯然不利於構建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近來,又有人以“新冷戰”隱喻中美關係,這種説法極易使人聯想到冷戰時期美蘇衝突而致使對中美關係的未來懷有消極態度,而這種態度本身又會給中美關係造成負面影響。

  目前,並不存在為學界所共識的“新冷戰”的概念。筆者認為,在當下,美蘇“冷戰”的時代背景與主客觀條件均已經一去不復返,以“新冷戰”類比中美關係顯然有失偏頗。

  一是儘管中美在意識形態、政治制度等方面存在差異,但這些並未成為中美競爭的焦點,並且目前中國也並非推行意識形態輸出;中美之間的競爭更大程度上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較大。

  二是中美之間經貿關係密切,與冷戰時期的美蘇經貿關係隔絕相比存在天壤之別。全球經濟一體化深入發展至今,中美之間不可能如當年般形成兩個“平行市場”,政治與經貿關係亦不可能完全區分開來。儘管目前亞太地區形成了一种經濟與安全的“二元格局”,但對中美雙方而言並非長久之計,很難持續存在。

  三是中美雙方目前並不具備進行冷戰式對抗的能力與意願。目前中美雙方都意識到了儘管中美之間存在競爭,但並不意味著中美必然走向對抗,中美兩國在許多重大國際問題上具有共同利益,因而雙方對於規避“修昔底德陷阱”存在共同訴求。中美雖然不會成為盟友,但也不會發生類似冷戰那麼嚴重衝突的危機。

  四是冷戰時期兩大陣營不可復刻,若中美之間發生衝突,其他國家並不一定會選邊站隊。事實上,對於亞太地區廣大國家而言,其最優戰略在於盡可能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能夠同時從中美兩國獲利。新冷戰的格局意味著亞太地區將分裂為兩大陣營,中美分別在亞太地區建立等級體系,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綜上四點來看,中美“新冷戰”的認知存在簡單的權力政治邏輯和歷史鏡像思維,以此來隱喻中美關係是不恰當的;但是,若任由此種隱喻塑造輿論,將給中美關係未來發展預期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應予以破除。(淩勝利,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講師)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