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在非洲調門挺高心胸挺小

時間:2015-07-29 11:07   來源:環球時報

  

  中國援建的非盟總部大廈俯視圖。

  美國總統28日在亞的斯亞貝巴中國援建的非盟總部發表演講,大談美國對非洲民主建設的貢獻,並影射中國的對非合作以“使用外國勞工或者開發非洲自然資源”為基礎。在他出訪之前,採訪他的BBC記者已經提醒他,“你將走進的非盟總部大廈和你走的路都是中國人建的”,但奧巴馬仍這麼固執,非得強調美國的對非合作與中國的比起來是多麼高明。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的領導者們從沒有在同非洲的接觸中含沙射影過美國的對非政策,不能不説奧巴馬以及整個美國在面對中非合作的成就時顯得有些小氣。

  這種小氣或許情有可原,因為美國的對非貿易額已從2011年1250億美元跌到去年的730億美元,而中非同年貿易額卻高達2220億美元,足足是美非貿易的3倍。這似乎動搖了美國在非洲問題上的信心基礎。

  美國及西方輿論普遍相信,同中國競爭是奧巴馬此次訪非的主要目的之一,輿論認為奧巴馬的非洲政策比小布希的還失敗,他還剩下18個月來做挽回。

  相比之下中國的對非合作開展得更加自然、輕鬆,共贏原則把中非很自然地拉到一起,雙方很平等,不像美國總端著教師爺的架子對非高高在上,經常搞得自己和非洲都挺彆扭,相互怨聲載道。

  尤其重要的是,中國開展對非合作幾乎就沒想同誰競爭,對美國回過神來想加大對非投入我們打心眼裏就不反感。

  中美對非合作應當説各有特點,也各有所長。中國的大部分資金投入非洲基礎設施建設,美國則著力於非洲的市民社會建設,這兩種努力本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中國也願意非洲社會更加廉潔、有序,我們也樂見非洲的民主發展兌現成各種社會成果。

  然而美國使勁在非洲兜售西方政治制度,並將這種兜售説成是對非援助必有的政治門檻,以此反證中非經濟合作“不達標”,給中國貼上“只顧利益、不計其餘”的標簽,這就屬於強詞奪理了。

  拿價值觀來教化一個大陸,西方人似乎不認為有必要考慮非洲人的感受。奧巴馬在非盟演講中點名批評了多個非洲國家的民主及人權狀況,包括東道國衣索比亞的相關表現。以奧巴馬的見識,他應能理解廉政及良性民主不是經濟落後國家的領袖們振臂一呼就能有的,沒有基礎設施的大量建設和與此相關的經濟繁榮,缺了教育和人口素質的全面提高,這些絢麗的願望只能是口號。換句話説,民主和人權只有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樓裏才能成為電梯,否則它只能是平地上根本就立不住的孤零零的梯子。

  我們不想同美國人爭辯非洲該走什麼路,那是只有非洲國家自己可以最終決定和選擇的。我們覺得中美應當在非洲合作,而不是互相指責、排擠,如果美國人能善意回應中國的這一姿態,就有可能出現非、中、美三贏的理想局面。

  不管美國什麼態度,中國人有必要在堅持自己長處的同時,學習美國和西方的一些做法,彌補中國對非合作不足的領域。比如不少西方非政府組織、志願者深入到非洲社會的基層,更多了解了非洲,也爭取了人心,緩解了非洲社會對西方的不滿。中國社會也應加大同非洲經濟合作以外的接觸。

  美國試圖在非洲排斥我們,如果中國人不與之鬥氣,而是揚己所長,也取其所長,我們在非洲將站得更穩。其實這個世界越來越容不下對抗,合作已成為人類發展進步的第一邏輯。美國做了這麼多年世界老大,卻這個道理還沒搞明白,奧巴馬帶著他的經歷和膚色,到了非洲卻一口“殖民腔”,真挺讓人遺憾。

編輯:陸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