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育舞弊折射的不公

時間:2015-07-13 15:20   來源:廣州日報

  “一幢五層高的普通樓房,外墻上密密麻麻地爬滿了人,不住地向教室窺探,而樓房下面仍有人在繼續加入爬行的隊伍”。這不是拍電影時的“蜘蛛俠”,也不是極限運動中的“攀岩”,更不是軍事訓練中的“攀爬項目”,而是學生家長在協助考生作弊。

  但這並不是學生考試作弊的全部,許多學生還把書本和小抄夾帶進入考場,甚至偷用社交媒體與同學“分享”答案。印度比哈爾邦教育部長在新聞發佈會上證實:“一個學生平均有4到5個人在幫其作弊。”針對這起考試舞弊,比哈爾邦教育部長沙希的説法,看住600萬名陪考學生家長和親友的一舉一動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近日的新聞或許更讓人震驚,印度中央邦一起與大規模考試舞弊案相關的警察、記者等在內的數十名涉事人員相繼“離奇死亡”,如果從最初曝光的2013年算起,短短兩年時間內,已經有48人“離奇死亡”,涉案人員超過2000人。

  本報在6月21日《印度醫療 盛名在外 暗藏隱患》一文中報道稱:“近年來印度涌現大量私立醫學院,這些學校每年源源不斷地向當地醫療系統輸送畢業生,他們當中可能有些人甚至根本沒上過一天學、沒治過一位病人……”

  印度媒體報道,中央邦的這起舞弊行為已經存在了20多年,再加上比哈爾邦的考試作弊事件,我們可以分析得出一個結論,這絕不是一起或幾起個案,而是存在於印度教育系統的“普遍性”案件。

  從國家層面上講,當今世界,實際上是綜合國力的競爭,無論就其中哪一個方面實力的增強來説,教育都具有基礎性的地位。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印度教育事業正在遭遇史無前例的大失敗。

  教育舞弊導致的後果不是孤立的,會通過社會向其他層面發酵,最淺層面的後果會導致個別學生失去了通過公平競爭升學機會,而更嚴重的就是造成一部分人對印度教育的失望甚至絕望。

  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在《印度的發現》一書中寫道:“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那些通過考試舞弊得到工作機會的人,不僅不能讓國家變得“有聲有色”,反而會徹底淪為“二流國家”。

  儘管印度總理莫迪已發出指示,要將教學從填鴨式教育改為以技能為本。教育部長伊拉尼承諾將教育撥款從國內生産總值的4%增至6%。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不能從根本上徹底剷除考試舞弊這顆毒瘤,再好的教育改革,再多的教育撥款,都無法改變印度教育事業繼續下滑的窘境。 (邢磊)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