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共同體”將亞洲新未來擁抱更緊

時間:2015-03-26 14:35   來源:光明網

  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將於3月26日至29日在中國博鰲召開,年會主題為“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再次出席年會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

  博鰲亞洲論壇是一場經貿討論的饕餮盛宴。就亞洲對於世界之重要增長極的語境來看,這場思想、觀點交鋒的舞臺上,所討論的重點肯定不會是只有經貿這單獨一項。世界已成地球村,發展除了經貿還有區域合作等更多內涵。而從3月26日開始,世界也將豎起它的耳朵,來用心聆聽來自亞洲的聲音。

  中國與多國共話博鰲論壇,展望區域發展,脈絡展開的主題則是“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何為命運共同體?用辯證的眼光來看,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這樣的大背景下,倡導“命運共同體”,也就契合了時代的大關切。而作為世界發展的壓艙石和推動器,亞洲則擁有對“命運共同體”的更多追問。

  當今的亞洲,既萌發著最大的經濟動力遞增,也潛在著巨大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在某種程度上説,它遺留的歷史問題之難度眾所皆知;而超級大國對於該地區的重返策略則掣肘了本身發展的純度性;同時,在發達國家已經進入智慧化和服務性的發展平臺時,亞洲卻還要在資源和環境的夾縫中求發展。這樣一個豐富內涵的大陸,它的未來將延伸到何方?這樣一個貫穿整個2015亞洲博鰲論壇的討論主題,也將映照出中國在這方面的擔當和責任。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這是中國中對於國家友誼的熱度詞彙。志合,就是思想上的相互認同,繼而就能創造出“命運共同體”的嶄新理念。2011年《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就提出,要以“命運共同體”的新視角,尋求人類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的新內涵。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多次會見外國人士時表示,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面對世界經濟的複雜形勢和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在去年的博鰲論壇上,我們還聆聽到中國總理李克強提到的“堅持共同發展的大方向,結成亞洲利益共同體。”現在,2015亞洲博鰲論壇再次用“命運共同體”來作為關鍵詞。亞洲新未來的藍圖摹繪得越發清晰,而探索磨合,努力共贏,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對於亞洲未來發展,作為該地區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是口惠實至的。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實施,“互聯互通”的戰略含義逐漸明晰,亞洲的未來漸有新視角,也擁有了新內涵。從基礎設施建設,到網際網路、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中國用自己的改革利好派發來兌現“命運共同體”的實質性利好。這種共振頻率,把亞洲“命運共同體”的心聲強有力地展示出來。

  獨木不成林。“亞洲的美好未來,要靠各國的自身發展,更要靠地區的共同進步。”這是李克強總理去年博鰲論壇上關於構建融合發展大格局的強調。亞洲命運共同體,不僅是在今年博鰲論壇上的議題,更是已經上路于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更是實現與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中韓自貿區協定之中。這些亞洲區域合作的活水,正是來自於“命運共同體”的源頭。從這其中來看,也只有在同舟共濟、共克時艱中,新亞洲新未來才能彼此擁抱得更緊。(謝偉鋒)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