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地緣政治陰影下的“新絲路”

時間:2014-10-29 08:36   來源:新華國際

   英國金融時報網28日報道説,今年3月,在萊茵河畔的德國港口城市杜伊斯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三聲鑼響中迎接一趟貨運列車到站。他發表講話,呼籲德國和中國共同建設一條連接兩國經濟的“新絲綢之路”。

   習近平此舉意在邀請德國參與一個戰略性的重點項目。自2013年執政以來,習近平多次在出訪中闡述在中國和歐洲之間建設一條“新絲綢之路”的構想。上月訪問斯里蘭卡並出席一個投資額15億美元的港口項目開工儀式時,他倡議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習近平提出這些雄偉構想的一個動機在於,他希望加強中國內地、特別是西部地區與歐洲的聯繫。假如這些倡議成真,那或許將相當於自中國20年前開始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參與者以來,全球貿易路線的一次最大洗牌。

   然而,那趟駛往杜伊斯堡的列車也是一個絕佳的例子,顯示地緣政治正在如何給全球化投下陰影。“渝新歐”鐵路總長1.1萬公里,起點為中國西部城市重慶,中間有一段經過附近的俄羅斯,這段線路由德國鐵路公司和俄羅斯鐵路公司合資公司——跨歐亞物流公司控制。在俄羅斯與歐盟貿易關係因為烏克蘭衝突而日益緊張之際,這使得該鐵路成為全球供應鏈中一條脆弱的運輸線路。

   “渝新歐”鐵路日益受到惠普等西方科技公司、寶馬和梅賽德斯-賓士等德國汽車製造商的歡迎,這些公司認為通過該鐵路在中國和歐洲之間運輸高價值的商品比傳統海運更高效。惠普表示,該公司在重慶附近生産的商品,近三分之二通過鐵路運往歐洲。9月份,首趟運載德國製造的汽車整車的列車抵達了中國。

   各段鐵路的運營商和使用這一運輸線路的企業表示,還未有跡象顯示烏克蘭衝突對這一線路的運輸産生了任何影響。

   德國鐵路公司旗下的貨運企業德鐵信可堅稱:“沒有發生過延誤現象。”

   然而企業界意識到,這條線路的未來不僅倚賴於習近平的重商主義雄心,也同樣倚賴於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 普京的善意,為此惠普等企業也在準備應急方案。

   惠普歐盟物流負責人羅納德 克萊吉維特認為,這條線路運輸中斷的可能性,跟蘇伊士運河因中東動亂關閉的可能性差不多大。“如今,風險總是存在的,我們始終有B計劃。”

   中國與歐盟貿易的主要運輸渠道仍然是海運。每週有四五趟列車從中國抵達杜伊斯堡,每趟列車裝載40至50個40尺集裝箱,而這樣大小的集裝箱現代貨船每艘能裝數千個。

   但歐洲和中國之間的鐵路運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其規模已不容小覷。德鐵信可表示,過去兩年中,其運營的列車在歐洲和中國之間運送的貨物相當於4萬個20尺集裝箱,而德鐵信可的這項業務是2011年才推出的。

   這條線路之所以有吸引力,原因很簡單:它提供的服務在一些企業看來是一種高效得多的全球化方式。克萊吉維特表示,將惠普的産品從中國運到杜伊斯堡門對門的運輸時間平均為22天,是海運時間的一半,而費用只比後者高出20%至25%。通過鐵路,惠普能夠更直接地控制運輸計劃,而在海運中,變幻莫測的航運計劃有時可能會讓大企業也奈何不得,這使得鐵路運輸比海運更可靠。

   惠普目前計劃更多地使用這條陸上運輸線路。但這完全取決於俄羅斯與歐洲邊境是否仍然允許貿易商品通行,以及普京自己的打算,其中或許包括一些長期考量。

   就目前而言,克里姆林宮希望讓中國跟自己站在一條線上。然而,“絲綢之路研究項目”負責人尼克拉斯 斯萬斯特倫表示,從根本上來説,中國和俄羅斯在中亞存在戰略競爭關係。絲綢之路研究項目是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與瑞典的安全與發展政策研究所合作的課題。

   斯萬斯特倫指出,關於中國至歐洲的鐵路路線安排,中俄兩國政府各有不同的計劃。從長期而言,習近平提議的絲綢之路將繞過俄羅斯,而不會經過俄羅斯。與此同時,俄羅斯則在推動現有的跨西伯利亞鐵路線成為中國至歐洲的主要鐵路幹線。

   在斯萬斯特倫看來,風險在於,俄羅斯可能會把鐵路線當作一個它可以開放或關閉的戰略工具,就像它對通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那樣。

   他指出,從長期來看,如果俄羅斯採取這樣的舉動,對莫斯科方面造成的風險可能比對歐洲各國政府、乃至中國造成的風險更大,這對歐洲或許是好事。斯萬斯特倫表示:“長期來説,除了自然資源,俄羅斯沒有多少東西能夠提供給中國。”而歐盟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

   在杜伊斯堡,通往中國的列車眼下仍在不斷出發和到達。但那裏的官員知道,地緣政治投下的陰影可能會加重。“如果未來的情況一直像現在這樣順利,我倒會覺得驚訝了。”杜伊斯堡港口發言人朱利安 博克爾説,“我們不知道以後會怎樣。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