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報:美國總統“父親問題”普遍

時間:2014-10-29 08:32   來源:新華國際

  據參考消息10月28日報道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25日發表題為《父子和總統》(作者 弗蘭克布魯尼)的文章,文章內容如下:

  我一直在回憶肯納邦克波特的那次午餐,因為在那裏我明白了一切:是什麼把喬治W布希推上了總統位置;是什麼影響了他任內的眾多決策。

  我在緬因州海岸布希家族莊園裏採訪了他的父母。大概就在我們的談話開始一小時後,喬治的弟弟傑布加入了進來。當我向他的父親提問時,他有時候會説應該讓傑布來回答,因為傑布知道的最多。

  當他看著傑布時,我在他的眼中看到了喬治在一生中很多時候會看到、渴望並且內心感到不滿的東西:他千辛萬苦所要獲得的讚賞。競選總統是他要求讚賞的方式。而入主白宮讓他最終獲得了讚賞。

  他公然違背長期給他帶來陰影並且對他抱有懷疑的父親而繼續執政。他向父親展示誰才是老大。不管代價如何,他入侵伊拉克推翻了父親赦免的薩達姆侯賽因。無論採取什麼策略,他獲得了父親沒有實現的連任。

  在他歌頌父親的回憶錄《41》——計劃于中期選舉後出版——之中,他會抹掉這一切嗎?我猜想會的,但無論《41》怎樣回避或修正,它都不僅僅只是一本書。它將成為改變美國進程的父子心理劇的最新一章。

  它將提醒人們有多少其他類似的父子心理劇上演。

  儘管布希不過是第二個子承父業成為總統的孩子,但他並不是第一個受父親控制或因父親缺失而入主橢圓形辦公室的人,他的職業生涯是對父親榜樣的回應。美國政治就是一部父親問題史,是一部兒子被迫要打動、超越、奪取、報復或彌補父親過失的歷史。

  貝拉克奧巴馬和比爾克林頓其實都沒怎麼見過他們的父親,他們的遠大抱負與這種缺失是不可分的。他們本人都曾説過同樣的話。

  克林頓的父親在他出生前3個月在一次事故中喪生。他在自傳《我的生活》中寫道,這給未來的總統“留下了一種感覺,那就是我必須為兩個人活著”,並且“彌補他本該有的生活”。

  他寫道:“年輕的時候,對父親的回憶總是給我一種生命苦短的感覺。一想到自己也可能英年早逝,就會驅使我努力把生活的每一個時刻過得盡可能充實,同時做好準備,迎接下一個挑戰。”

  而奧巴馬出生後不久,他的父母就離婚了。後來奧巴馬只見過父親一次,那是在他10歲時,他父親從肯亞到夏威夷待了一個月。那次接觸的短暫性——父子之間的距離——貫穿在他的回憶錄《我父親的夢想》的敘述和標題中,是他取得成就的主要動力。

  2008年他在接受《新聞週刊》記者採訪時説:“如果你缺失了什麼人,也許在年輕時你會覺得要用什麼來證明,這種模式會隨著時間而鞏固。”

  在2012年一篇題為《為何這麼多政治家都有父親問題?》的文章中,作者巴倫揚史密斯寫道:“美國政治充滿了缺失的父親、酗酒的父親、冷淡的父親。”

  回看歷史,我們看到了反抗父親的總統、被父親束縛的總統、試圖超越讓他們失望的父親的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羅納德裏根)以及擺脫父親給他們安排的命運的總統(約翰F肯尼迪、威廉霍華德塔夫脫)。

  美國的總統和總統競選人當然也在試圖讓他們的母親高興和自豪,總統競選同樣也是一部母親問題史。但父與子的對峙有其獨特性。

  父與子之間特別容易由於分歧産生誤解,從而出現怨恨和衝動。男人不善於交際,因此不會表達自己的感受,説出自己的內心。

  於是父子通常都遠離彼此,無法理解對方。據我所見和所知,許多男人早年都會誤解他們的父親,從而作出相應的舉動,然後在晚年最終理解他們。這是我們經歷的最長歷程之一。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