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經濟學”難熬“多事之秋”

時間:2014-10-27 09:17   來源:人民日報

  因消費稅率上調,個人消費以及工業産出持續不景氣等因素,日本內閣府近日在發佈的《10月份經濟展望調查報告》中,連續第二個月下調對日本經濟的基本評估。這是日本政府自2012年以來首次連續兩個月下調對本國經濟的基本評估。有分析人士指出,“安倍經濟學”強心針效用正在消退,日本經濟政策再次面臨抉擇。

  今年二季度,日本國內生産總值增幅按年率計算為-7.1%,陷入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萎縮。進入三季度以後,日本經濟復蘇的步伐也不盡如人意。4—9月日本出口數量同比下降0.3%,8月個人消費支出同比下降4.7%。

  在美國逐步退出量化寬鬆及經濟數據好轉背景下,日元自8月中旬以來加速貶值。由於製造業早已大舉向海外轉移,日元貶值不僅未能有效推動出口,反而因燃料進口價格上漲加劇了貿易赤字。日本9月份貿易逆差為9583億日元(1美元約合108日元),創下同期新高,並且連續27個月出現貿易逆差。

  日元貶值造成的輸入型通脹不僅抑制了國內個人消費,也在威脅海外日企的經營。這些企業受日元加速貶值和國外勞動力成本上升的雙重影響,利潤空間大幅收窄。

  此外,由於政治資金管理不善,才上任1個多月的經濟産業大臣小淵優子近日辭職。“臨陣換將”對本已如履薄冰的經濟復蘇不啻一盆兜頭冷水。

  對於未來經濟走勢,日本內閣府認為,日本經濟整體仍走在溫和復蘇的軌道上,但近期可觀測到疲軟現象。在年底前決定是否如期在2015年10月將消費稅率由8%提高到10%,是安倍政府面臨的首要難題。提高消費稅率是為了緩解日本高達國內生産總值兩倍規模的財政赤字,但如果時機把握不好,將對經濟再次釜底抽薪。安倍內閣經濟顧問、靜岡縣立大學教授本田悅朗最近表示,上調消費稅率的時間應推遲一年半。另有42名參眾議員準備就增稅延期提出議案,顯示決策層對日本經濟現狀信心不足。

  與此同時,日本的貨幣政策也面臨兩難。現在距離日本央行既定的實現2%通脹目標僅剩半年時間,日本核心通脹率卻徘徊在1.25%左右。在員工實際工資下跌的背景下,提振物價漲幅正變得越來越難。近期市場有猜測認為,日本央行可能已經悄悄地將實現2%通脹目標的時間由此前的兩年順延為3年。

  法國巴黎證券日本公司經濟調查部長和首席經濟學家河野龍太郎認為,“安倍經濟學”從2013年開始,弊端已經超過了有利因素。要求追加實施貨幣寬鬆和財政支援來刺激經濟發展的呼聲越來越高,但這一做法反而可能進一步遏制民間投資。現在日本需要的,其實是結束“安倍經濟學”的前兩支箭,抓緊實施第三支箭,也就是經濟結構的改革。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