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價值觀外交”越走越偏執

時間:2013-06-20 08:1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本保守派政要一貫倡導“價值觀外交”,儘管這出“獨角戲”欣賞、響應者甚少,但安倍和麻生等人一意孤行,並似乎要將構築“自由繁榮之弧”進行到底,幾乎是走到哪講到哪。

  日前,安倍奔赴英國參加八國集團首腦峰會之際,抽空在波蘭首都華沙與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東歐四國首腦舉行會談併發表聯合聲明。日本媒體報道,鋻於中國在東歐的影響力正在加強,聯合聲明提出日本與該四國共用法治和市場經濟等價值觀,有必要加強關係。

  安倍上臺以來,展開密集的“價值觀外交”攻勢。而其參加八國集團及東歐四國峰會則把“價值觀外交”發揮到了極致,併為“自由繁榮之弧”的最後一筆,加上了針對中國的最終註腳。

  安倍等人的“價值觀外交”,意圖是把日美歐共用的“普遍價值”滲透到歐亞大陸週邊呈帶狀相連的、從東南亞經由中亞到中歐及東歐等國,並借此形成所謂日本擁有“相同價值觀”的“自由與繁榮之弧”。

  以“自由繁榮之弧”始作俑者麻生太郎之意,為把民主植根于呈帶狀分佈在歐亞大陸週邊的這些國家,日本要通過多層面地進行援助並加強與它們的關係,來強化與歐美、北約的合作關係。安倍上臺後主推的“價值觀外交”路線,注重日本同歐美關係,強化對東南亞的外交力度,並已成為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遏制中國的“價值觀”利器。

  安倍上臺後出訪了美國、俄羅斯、亞洲及中東共10個國家,還在東京與印度首腦舉行會談,大力展開“價值觀外交”。他一向強調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軸,新的《日美防衛合作指針》要在安倍的操縱下全面修訂,目標明確針對中國。此外,日本還希望結合具有共同價值觀的所謂民主國家形成全球性海洋夥伴聯盟,以此在釣魚島問題上對付中國的正當維權活動。

  東亞被日本政要視為“價值觀外交”的主戰場。在東北亞,派特使前往韓國用所謂共同價值觀拉攏韓國。在東南亞,麻生以副首相身份訪問“民主變革”中的緬甸,宣佈減免鉅額欠債,離間中緬關係。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訪問菲律賓時,強化日菲雙方的海洋安全合作,遏制中國正當的海洋維權。安倍的首訪也選擇了印尼、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併發表“東南亞外交五原則”,宣傳其價值觀外交理念。這一系列外交動作意在構築“自由繁榮之弧”,孤立、遏制中國。

  在當今世界大多數國家謀求經濟區域合作的主流下,若日本繼續固守冷戰思維,一味構築所謂“自由繁榮之弧”,既不利於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大局,更有悖於世界多數國家謀求和平穩定、合作共贏的良好願望。

  奉勸安倍、麻生等人丟掉歷史短視,放下“價值觀”偏執,試著做一個與鄰為善的建設者,而非充當以鄰為壑的破壞者。(呂耀東: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