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仿傚美國“重返東南亞”

時間:2013-01-17 15:14   來源:人民日報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定於1月16日啟程赴東南亞,對越南、泰國和印度尼西亞進行訪問。此前,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剛剛結束對菲律賓、新加坡、汶萊和澳大利亞的訪問。

  日本領導人密集訪問東盟國家有政治和經濟兩個層面的考慮。政治層面,日本向來對美國亦步亦趨,頻繁出訪東盟國家的目的之一是與美國“重返亞洲”戰略保持一致。日本還希望拉攏東盟,以便在東海和南海問題上有共同對華的步調,在未來構建亞太政治安全格局方面佔據有利地位。經濟層面,安倍晉三再次擔任首相後急欲振興日本經濟,東南亞作為世界經濟中最有活力的地區之一,對拉動日本經濟增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外相此前出訪並未完全如願

  岸田文雄在剛剛結束的東南亞之行中,每到一地都要把中國挂在嘴邊。10日,岸田文雄與菲律賓外長就雙方加強海上安全領域合作達成一致,日本力圖與菲律賓深化合作關係,以牽制中國。11日,他與新加坡外長就釣魚島問題和南海局勢交換了意見。12日,他與汶萊外交與貿易部長舉行會談時聲稱,如何應對中國是雙方共同的課題。日本共同社15日報道稱,日本希望通過岸田文雄這次出訪構築對華包圍圈,但這一想法未能如願。新加坡、汶萊希望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冷靜應對,與中國維持良好關係。澳大利亞外長也認為“同日本加深關係與強化澳中、日中關係不矛盾”。東盟各國和澳大利亞受中國經濟影響大,擔憂亞洲兩個大國對立是目前的實情。

  日本《每日新聞》分析稱,安倍外交的雛形已經形成。如果説日美同盟是安倍外交的支柱之一的話,和印度、東盟國家以及澳大利亞等國強化合作就是另一個支柱。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