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經濟外交”難奏效 核事故致日本信譽下降

時間:2013-05-06 14:25   來源:新華網

  【日本《朝日新聞》5月4日文章】題:首相親自奔走推銷

  安倍首相3日與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舉行會談,為此次四國之行畫下句號。日本積極推出“經濟外交”,努力推動核電和醫療技術出口。不過,由於國際競爭激烈,事情未必如安倍首相所願取得進展。

  “日本與土耳其之間無疑會産生極好的相輔相成關係。核電正是最好的例子。”3日在安卡拉召開的會議上,安倍首相當著與會的約250名兩國企業相關人士的面滔滔不絕地講道。首相此訪使日本企業在世界著名的核電競標中取得成功。首相推行的高層行銷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舉國進行高層推銷原本是韓國的看家本領。2009年,李明博總統親自向阿聯酋推銷核電,導致原本在競標中佔優勢的日美企業聯盟慘敗。

  在取得了國內高支援率的背景下,安倍政權將此次對俄羅斯和中東的訪問定位為經濟外交,率領企業相關人士努力推動核電出口。首相動員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等石油和液化氣資源供給國謀求資源多樣化,稱“日本可以提供最安全的核電技術,希望對擴大(貴國)供應能力作出貢獻”。

  高層推銷並不局限在能源領域。2日,日本與阿聯酋就推動在醫療領域的合作達成協定。

  日本的醫療産業是進口多於出口,醫療設備和醫藥用品的貿易赤字每年達近3萬億日元。其中的一個背景是,日本比海外安全管制嚴格,審查耗時長。因此,安倍政權今年1月重新啟動了在民主黨政權下廢除的“規制改革會議”,為將醫療領域作為重點課題之一鋪下了基石。核電和醫療技術出口將成為安倍政權6月出臺的成長戰略的支柱內容。

  對經濟外交充滿自信的安倍首相與埃爾多安總理舉行會談後,在記者會上強調:“我希望通過親自推動(能源和醫療)各領域在海外的發展來實現成長戰略。”

  三菱重工和法國阿海琺集團的聯合企業取得了承建土耳其核電站的資格,該聯合企業原本並未在海外核電站競標中取得過成功。最初在海外競爭中搶佔先機的是東芝的相關企業聯盟。但在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後,負責核電站運營的東電從企業聯盟中退出,以低價為武器的中國企業佔據優勢。

  國際原子能機構預測,到2030年,核電站將增加90至370座。競爭十分激烈。俄羅斯、韓國和中國將官民一體進行推銷,承諾(競標成功後作為回報)將建設核電站相關基礎設施、負責核電站長期運轉和警護以及推動軍事合作。如果日本也同樣出動鉅額稅金支援核電出口,則可能被理解為政府和核能産業重回同心協力的狀態,從而招致國內輿論的反抗。

  核電站本身也遭遇了逆風。立陶宛核電站已基本確定由日立製作所承建,但該國國民在投票中有60%的人反對建設核電站。加上核電站事故導致日本技術的信譽下降,核電出口的前景並不明朗。

  【法新社安卡拉5月3日電】日本和土耳其3日就在土耳其黑海沿岸建造一座核電站簽署了一項期待已久的協議。此事對於正從2011年福島災難中復蘇的日本核工業具有里程碑意義。日本昨天還與阿聯酋簽署了核合作協議。

  【共同社東京5月3日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通過訪問俄羅斯及中東各國,開始為加強同資源大國的關係採取實際行動。安倍為確保能源穩定供給親自出馬併發揮領導能力,顯示出希望以此為實現長期執政打下基礎。此外,還打出了積極推銷中東期待的核電出口等新的策略。

  此次安倍訪問的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是日本第一大和第二大原油進口國,2011年從這兩個國家進口的原油分別佔30%和23%。一名隨訪人士表示,這兩個國家可以説“掌握著日本的生命線”。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