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要從沖繩部分撤軍

時間:2013-04-10 10:45   來源:解放軍報

2013年4月5日,在日本東京首相官邸,首相安倍晉三(中)回答記者提問。 當日,日本和美國兩國政府就美軍歸還駐日本沖繩嘉手納基地以南5個設施及區域的計劃達成協定,但沒有確定美軍歸還普天間基地的具體日期。 圖片:新華社發(攝影:關賢一郎)

  2013年4月5日,在日本東京首相官邸,首相安倍晉三(中)回答記者提問。 當日,日本和美國兩國政府就美軍歸還駐日本沖繩嘉手納基地以南5個設施及區域的計劃達成協定,但沒有確定美軍歸還普天間基地的具體日期。 圖片:新華社發(攝影:關賢一郎)

  日前,美日兩國宣佈,現駐沖繩的部分美國海軍陸戰隊將轉至關島和夏威夷等地,屆時沖繩美軍部分設施和區域也將歸還“沖繩人民和日本”。其中包括美軍牧港補給區、那霸軍港、一處油庫和兩處兵營。

  對於這一動作,很多人一時弄不清美國的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麼藥。其實,對美日兩國高官和媒體的相關表態和評論稍加分析,就不難看出,美國此舉可謂“一箭雙雕”。

  一是安撫沖繩民眾和政府,緩解駐軍壓力。駐日美軍近5萬人,其中約一半駐紮在沖繩島,給沖繩縣造成了很大的負擔。美軍基地周邊居民更是對基地帶來的噪聲、事故以及美軍士兵犯罪等問題不滿,多次提出抗議。由於沖繩政府和民眾的強烈反對,美日兩國早在2006年就決定將位於沖繩縣宜野灣市的美軍普天間基地轉移至沖繩縣名護市邊野古地區,但由於沖繩方面堅持將基地搬遷至沖繩縣外,邊野古地區的填海造地工程至今仍未獲得批准。美日此次高調宣佈部分美國海軍陸戰隊將遷出沖繩,並在未來10年間交還部分美軍設施和區域,很大程度是為了緩解日本民間要求美國搬遷基地的壓力,併為實現美軍普天間基地從沖繩縣內遷移贏得時間。

  二是分散部署美軍兵力,躲避可能因美軍對他國實施軍事干預和打擊而招致的報復性打擊。美國駐紮在沖繩的兵力是美軍數十年來在西太平洋地區實施前沿存在的主要力量,其主要任務是監視朝鮮等東亞國家,實施戰略威懾,必要時對這些東亞國家實施軍事打擊。但隨著東亞國家軍事力量的發展壯大和遠端打擊能力的提高,沖繩已經進入這些東亞國家軍隊的打擊範圍,駐沖繩美軍部隊極易在戰爭中受到報復性軍事打擊。這種“困境”迫使美軍考慮減少前沿存在的兵力,向關島、夏威夷、澳大利亞等所謂的第二島鏈和第三島鏈實施分散部署。美日媒體分析指出,駐沖繩海軍陸戰隊部署調整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一部分。由於美軍海空遠端戰略輸送裝備齊全、遠洋機動能力強,沖繩依然駐紮著美軍王牌空軍聯隊和偵察機部隊以及1萬餘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因此,駐日美軍的調整並不會影響美軍在東亞地區的作戰能力。

  其實,去年2月美日兩國政府就曾宣佈關於部分美國海軍陸戰隊撤出沖繩並向日本移交部分設施的類似協議,但迄今並未改變沖繩民眾和政府反對普天間等機場留在沖繩的立場。此次美國再次高調宣佈類似舉動,恐怕仍難以説服沖繩政府和民眾改變主意。這是因為美國提出的撤軍和交還計劃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落實,這種“畫餅充饑”式的許諾存在很多變數,很難讓沖繩民眾吃下“定心丸”。根據日本公佈的新協議內容,位於沖繩美軍嘉手納基地以南約1000公頃土地,包括那霸港,可能到2028財年歸還日本,但條件是美國為駐沖繩美軍基地提供替代設施或駐沖繩美國海軍陸戰隊重新部署到日本以外地區。這樣的前提條件其實隱含著很多不確定因素。這種擔心並不是無中生有。根據日美2006年達成的協議,美國海軍陸戰隊約8000人應于2014年前轉駐關島,但由於美國經濟萎縮,財政吃緊,用於改造關島相關設施的軍費無法按原定數額劃撥,轉駐關島計劃將推遲到2020年。

  事實上,在沖繩民眾最為在意的美軍機場搬出沖繩的問題上,美日政府沒有做出任何明確和令人滿意的答覆。嘉手納基地和普天間基地是駐日美軍在沖繩島上的兩大機場。由於美軍軍機在住宅區中進行飛行訓練造成噪音、空氣污染和危害公共安全等問題,日本國內特別是沖繩民眾要求美國歸還基地的呼聲一直很高。而此次美日達成的協議雖然寫明“有可能在2022年度或以後歸還”普天間機場,但同時又指出這並非“確定的最後期限”。至於嘉手納基地的交還問題,協議則根本沒有提及。在新協議公佈的當天,沖繩縣知事仲井真弘再次呼籲,日美兩國政府應考慮當地民眾的呼聲。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