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重返亞太”不會止步

時間:2013-03-20 15:29   來源:解放日報

  ■“重返亞太”的中心目的是為了維繫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以利於其進一步推進稱霸全球的戰略。

  ■遏制中國快速崛起的勢頭是促使美戰略重心轉移的一個因素,但非全部。

  美國《華盛頓時報》3月6日發表題為“亞洲重心受到威脅”的文章,稱美國為了“撫慰”中國對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不滿,將於今年年中“叫停”戰略重心向亞太轉移的決策,而且還説新任國務卿和國防部長都主張對中國採取“撫慰”政策。此文一發,立即引起各方關注。其實,該文的説法並無多少事實依據。

  首先,無論所謂“重返亞太”還是所謂“戰略再平衡”,都是美國全球戰略重心從歐洲轉移至亞太地區的直接反映。轉移戰略重心是由政治、經濟、軍事多種因素促成的,主要是為了適應世界政治權力中心從北大西洋向亞洲太平洋地區轉移的大趨勢。其中心目的是為了維繫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以利於其進一步推進稱霸全球的戰略。遏制中國快速崛起的勢頭是促使美戰略重心轉移的一個因素,但非全部。按照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多尼隆3月11日的演講,對華關係只是美國亞太戰略的五大“支柱”之一,其餘的是:加強與盟國的關係,加深與印度、印尼等新興國家的合作,加強地區組織的力量,以及建設一個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可以獲益的經濟架構。由此可見,即使要調整對華關係,也不會因此而叫停戰略重心東移這一全盤決策。

  其次,造成當前中美關係一定程度緊張的主要根源,在於自從2009年美國提出“重返亞太”之後,美國為彰顯、強化其在亞太地區的存在採取了一系列不當舉措。其一,它利用中國同鄰國之間歷史遺留下來的領土爭議,挑撥關係,炫耀武力,釀成事端。其二,它企圖推進將中國排除在外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以擴大自身在這一地區的經濟影響力。然而,事與願違。經過美國三年多的折騰,除去日本、菲律賓等極少數國家積極追隨外,絕大多數國家都不願意看到多年來這一地區的和平穩定局勢和良好合作關係遭到破壞,使本國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受到損害。此番任命與前任在行事作風和對華態度上均有所不同的新任國務卿和國防部長,或許預示著奧巴馬總統第二屆任期內在推進其亞太戰略時的策略、手法將有所調整。奧巴馬在習近平主席當選後即與其通電話表示祝賀,美政府亦宣佈將先後派新任財長、外長訪問中國,人們不難從中看出一些端倪。

  不過,多年來,美國歷屆政府的對華政策基本上保持了連續性,其核心就是“遏制加接觸”這兩手。多尼隆3月11日的講話,一方面表示歡迎中國和平崛起,願與中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另一方面,又在網路安全問題上對中國進行無端攻擊。奧巴馬總統本人也在這一問題上公開點名指責中國;並在會見汶萊、蘇丹等國領導人時承諾將在今年10月舉行的美國—東盟峰會和東亞峰會這兩個多邊場合上討論南海問題。總的看來,美國對華政策在奧巴馬第二屆總統任期內,依然會是在“遏制加接觸”這一總框架內軟硬兩手並舉,以謀求美國的最大利益,而不會有實質性的變化。(中國前駐歐盟大使 丁原洪)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