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全面自動削減開支計劃本月啟動,今年減支850億美元,一半由國防開支承擔。美國何以拿軍費“開刀”?減支安排對未來美國軍事和外交政策有何影響?
當前,美國面臨嚴峻財政危機的實質是:既要當“全球最大福利國”,還要當“世界憲兵”,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長期以來,美國窮兵黷武,軍費開支不但佔美國GDP的5%,而且佔全球國防經費總數的一半;另一方面,福利項目開支連年大幅度攀升,已近GDP的一半。這兩大項開支疊加,結果是美國經濟赤字大增,債務上限一再上調。
美國究竟如何選擇?2012年總統選舉顯示,70%選民反對裁減醫療保險開支。此次減支對退休人士的社會保險福利金和低收入人群的醫療救助計劃沒有絲毫觸動。原因很簡單,誰動了老百姓的福利,以後的選票就保不住,誰都不願意動這一塊,國防預算自然成了“俎上肉”。大炮敵不過選票,美國看來也在步歐洲盟友的後塵,走上了黃油優先的道路。前任國防部長帕內塔卸任前已經提出今後10年內削減軍費4870億美元、軍隊裁員10萬以上的倡議。內幕人士説,白宮試圖把軍費降低到GDP的3%。
毫無疑問,美國削減國防開支對美國的軍事和外交政策有影響,但眼下影響不會太大。此次裁減對美國來説微不足道,美國國防總開支依然高居全世界第一。而美國用於無人機、網路技術、空間打擊武器等高新軍事技術的投入卻不降反升。
當然,美國削減國防開支將迫使政府在戰略和策略上作出必要的調整。奧巴馬上臺後便擯棄了小布希政府“包打天下”的單邊主義戰略,執行“戰略收縮”和“多邊主義”。“巧實力”和“背後領導”的做法幾乎成了美國外交政策的“聖經”。華盛頓在衡量軍事外交的“投入與産出比”時,竭力用有限資源換取最大化成果,成了“斤斤計較”的精算師,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所有這些調整只是為了維護它在全球的“領導”地位。
最後,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不會改變。自從奧巴馬推行戰略中心東移政策以來,美國通過煽動領土爭端已基本完成在亞太的戰略佈局,建立了針對中國“既合作又牽制”的機制,強化了美國在這個地區的主導地位。美國新任國務卿克裏首訪選擇歐洲和中東9國並不等於美國要改變亞太“再平衡”戰略,只是從全球範圍內對“再平衡”戰略作一次再平衡,適度地把更多的精力轉移到歐洲和中東地區符合美國的全球戰略。(中國前駐克羅埃西亞大使 吳正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