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裏主政,美外交露微調跡象

時間:2013-02-25 13:26   來源:解放日報

2月23日,一名男子在敘利亞阿勒頗一處廢墟上哭泣。

  美國新任國務卿約翰克裏24日將開啟自己任內的首次出訪。與其前任希拉裏克林頓在首訪中前往亞洲不同,克裏將訪問歐洲和中東9國。分析人士認為,克裏上任後選擇首先訪問歐洲和中東表明,他有意推動美國與歐洲盟友進一步加強關係,同時還致力於破解敘利亞危機、伊朗核問題等當前的熱點問題。

  根據美國國務院此前發佈的聲明,自本月24日到3月6日,克裏將先後訪問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土耳其、埃及、沙特、阿聯酋和卡達等9個美國親密盟國和夥伴國。

  克裏將與英、德、法、意等國高級官員舉行會晤,討論加強雙邊關係和國際合作等議題。同時,他將就馬利和敘利亞問題分別與法國、土耳其官員及敘利亞反對派會晤。26日,克裏將在柏林與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舉行會晤,就雙邊和國際問題展開討論。

  一些白宮官員曾希望克裏步希拉裏後塵,在首次出訪中前往亞洲,以此呼應奧巴馬總統的亞洲“再平衡”戰略。美國“政治網站”21日發表的一篇署名文章援引國務院一名顧問的話説,克裏堅持首訪歐洲和中東,令白宮人士頗為不快。儘管克裏公開表示支援奧巴馬“再平衡”戰略,但私底下他並沒有希拉裏克林頓那麼熱心。相較之下,克裏更關心敘利亞和伊朗等當前熱點問題,期待為美國和歐洲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盡力。

  華盛頓智庫“傳統基金會”三位專家21日聯合撰文指出,奧巴馬政府過去4年以一種“想當然”的態度對待美歐關係,對跨大西洋聯盟重視不夠。克裏選擇首訪歐洲盟國為改善關係提供了機遇。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高級研究員歐漢龍告訴記者,儘管東亞也存在難題,但敘利亞內亂、埃及動蕩局勢和伊朗核問題使得中東形勢更為嚴重,他認為克裏把重點放在中東屬於正確選擇。

  “政治網站”文章説,克裏把入主國務院看做自己40年政治生涯的頂點,因而比希拉裏克林頓更渴望在奧巴馬政府中發揮決策作用。分析人士認為,69歲的克裏在出任國務卿前長期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工作,並從2008年12月起擔任該委員會主席,可謂具有豐富的外交經驗,他還與不少國家領導人保持較好的關係。這些是克裏想要在外交領域有所作為的重要保障。此外克裏與奧巴馬更為密切的關係也將有助於他實現自己的外交構想。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