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無“禮”訪美 收穫未達預期

時間:2013-02-21 14:59   來源:國際金融報

  經過“求訪被拒”的波折,安倍晉三就任日本首相後的首次訪美終於成行。2月21日,安倍“如願以償”啟程赴美訪問,並將於隨後一天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首腦會談。陪同安倍一同訪美的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也將在首腦會談後同美國新任國務卿克裏舉行首次會談。

  根據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此前對安倍行程的介紹,此次安倍訪美將不僅局限于日美兩國關係,雙方將就包括以朝鮮問題為主的亞太地區局勢在內的廣泛議題交換意見,並希望以此向海內外彰顯強化日美同盟。

  無“禮”可送

  此次安倍訪美,可算是日美關係中的大事。安倍訪美前諸多資訊顯示,安倍同奧巴馬的會談或有可能不止于一次務虛的照面。美方曾向日方表示“兩國領導人舉行會談時只合影留念的話就沒有意義”。

  分析解讀認為,美國方面“不止合影”的表態意在要求日方在駐日美軍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儘早加入規定跨國婚姻破裂時子女去向的《海牙公約》,以及放寬美國牛肉進口限制問題這4個領域拿出具體成果。

  不過,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問題專家龐中鵬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安倍訪美其實拿不出像樣的“見面禮”。“普天間搬遷、TPP談判等問題是美方所急切盼望要求得到明確答覆的問題,不過安倍在目前乃至將來都很難拿出解決方案。”

  但無論是普天間搬遷還是TPP談判,日本均無完整方案。在加入TPP談判的問題上,自民黨內部的贊成與反對意見仍然針鋒相對,但美方要求日本加入該協定談判的態度也比較堅決。在加入海牙公約的問題上,日本執政聯盟內的自民黨和公明黨已經分別敲定了相關法案,預計相關法案將於今年5月在國會獲得通過。

  龐中鵬認為,在美方看來,此次安倍訪美更是為求助於美國而來,美國佔據主動性,日本拿不出像樣的“厚禮”,但既然是主動登門造訪,總也不能讓日本吃“閉門羹”,於是,美方也只會是泛泛而談。“日美雙方是各懷心思,因此此次安倍訪美也就難以將日美關係推進到其希望的高度。”

  安倍收穫不大

  與民主黨執政時期相比,安倍內閣似乎對美國的要求與期望值更大。但沒有“見面禮”開道的安倍晉三或許無法充分利用此次被他稱之為“彰顯日美同盟牢固的重要機會”。

  龐中鵬認為,在外交方面,安倍此次訪美主要有兩個目的,首先是尋求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獲得牢固的承諾——承諾美國繼續盡到日美安保同盟保護日本的義務。“不過在釣魚島問題上,涉及到中美日三邊關係,美國有所顧忌,因此不會完全站在日本一邊,所以,這一目的不會達到實質性效果,至多是遵循以往美國一貫的表述,做一些象徵性表態。”

  第二個目的則是聯手美國共同應對朝核問題。此前有日美關係相關人士在會談前透露,奧巴馬向安倍晉三表示“希望優先討論朝鮮問題”。分析稱,在朝核問題上,雙方或將在會談中就推動儘早通過包含追加制裁措施在內的安理會新決議,以及對朝鮮採取金融制裁措施等議題進行討論。不過龐中鵬認為,由於朝核問題不僅僅是日美雙邊關係中的問題,美國也不會僅為了日本而單獨加大對朝鮮制裁的力度,所以,第二個外交目的,安倍也不過僅是收到一定的效果。

  根據龐中鵬的判斷,在經濟方面,安倍將向美方説明日本擴大量化寬鬆政策的原因,向美方解釋,日元進一步貶值不是搞“貨幣戰爭”,更不會對美元構成威脅。此外,日本現在非常“眼饞”美國價廉的頁巖氣,如能大量進口到美國産頁巖氣,可為日本的電力危機找到解困之方,所以,安倍可能將和奧巴馬談及頁巖氣問題,遊説美國進一步解除對日本大量出口的禁令。

  “自民黨捲土重來的時代,日美關係有了新的特點,但不管怎樣變化,日美同盟的基本特徵不可能改變——美主日從,安倍本人不管與美國關係多麼好,日美關係中的結構性問題依然很難解決。”龐中鵬表示,自民黨時代的日本,在面臨處理對美關係問題上,還是“一團麻”,日本面臨的問題還是,是繼續處在美國的主導下疲於應付,還是敢於逆美國旨意而行事,借美國之力而乘機壯大自身實力。這些問題依舊存在,安倍治下的日本,日美關係難以有實質性的變化。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