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訪美所欲與所懼

時間:2013-02-20 14:00   來源:解放日報

  ■安倍最想要的,是利用美國,修改《和平憲法》,加快“國家正常化”,爭取“集體自衛權”

  ■安倍最擔心和最害怕的,是美國新任國務卿克裏認為中國(為美國)帶來的“機遇”多於“挑戰”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明起將訪美國。上任不到兩個月,安倍幾乎N次強調,要加強日美同盟,以應對亞太新威脅(有時直言中國,有時明説朝鮮卻暗指中國)。但他始終沒有説明如何加強日美同盟,日美同盟在新時期意味什麼以及他現在最想要的是什麼。

  乍一看來,安倍是為了適應美國戰略重心東移“借力”的需要,為了防範和遏制中國的“擴張”。其實,日本人明白,中國人清楚,美國人也心知肚明:這一切都是虛張聲勢的煙幕,安倍最想要的,是利用美國,修改美國替其制定的《和平憲法》,加緊推動日本所謂的“國家正常化”,爭取日本“集體自衛權”。

  美國出於“借力”需要,對不斷表忠心且比較得力的幫手日本,多少會給一些甜頭。但美國有其“主子的底線”:它不可能讓日本與其“平起平坐”;不可能讓日本走軍國主義老路;更不允許出現“主子為僕人火中取栗”的局面。如若不然,正像美國一些媒體指出的,華盛頓無異於自己打開“潘多拉盒子”,任由日本軍國主義“恢復野性”,不僅傷害亞洲國家,美國最終也難以倖免。這是安倍繞不過的“坎”,越不過的“紅線”。

  至於安倍為什麼説不清、道不明如何加強日美同盟,關鍵在於,現在時代不同了,美日同盟針對性也不一樣了。想當年,那是美蘇爭霸的冷戰時代,相互之間鬥得你死我活。現如今,俄羅斯早已不是蘇聯,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謀求合作共贏。中美相互依存關係,現在雖然還不那麼舒服,但畢竟是在摩擦中逐步彼此適應。美國新任國務卿克裏在上任前後,都曾質疑美國不斷加強在亞太地區軍事力量的必要性,認為“美國必須深思熟慮”,避免讓中國感到美國是想要“圍堵”它。他還説,美國之所以推進重視亞洲政策,原因之一是要加強與經濟大國中國的關係。日本右翼媒體對此十分不滿,認為克裏怎麼可以認為中國 (為美國)帶來的“機遇”多於“挑戰”呢?!這也正是安倍最擔心和最害怕的事情。中美若漸漸淡化矛盾,無疑是對安倍加強日美同盟遏制中國圖謀的“釜底抽薪”。用日本媒體的話來説,日本就可能一步一步被“邊緣化”了。

  其實,安倍也不必過於憂慮。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還要利用日本,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支援日本同中國“折騰”,但必須在美國的可控範圍內。美國對中國目前尚處於“無可奈何要合作,情不自禁要遏制”的兩難階段。下一步怎麼走,“球”還在美國那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王嵎生)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