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民對政治漸失信心

時間:2012-12-18 13:52   來源:人民網

  日本16日舉行的眾議院選舉中,自民黨以一黨獲得過半數席位的巨大優勢贏得了本次眾議院選舉,時隔3年再次奪回政權。民主黨則在選舉中慘敗,首相野田佳彥也于16日晚間宣佈辭去民主黨黨代表職位,日本將再次更換首相。對於包括中國、韓國在內的亞洲鄰國來説,本次選舉日本政壇局面變化巨大,保守勢力得以擴張,這是值得關注的方面。而對於日本國民來説,本次關係政權交替的選舉並未激起他們太多的熱情,因為無論哪個政黨勝出,解決當前日本所面臨的各種難題都不是易事。

  《朝日新聞》17日的社論文章稱,本次眾議院選舉勝敗懸殊如此之大,但日本民眾對於選舉的熱情並不高,選民投票率創下戰後最低紀錄,原因是日本民眾已對政權更替失去信心,此外日本維新會等所謂日本政壇“第三極”也未獲得足夠多的民意支援。即便是以巨大優勢贏得本次選舉的自民黨,輿論調查顯示其支援率也不過二成左右。正因為如此,即將再次出任首相的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16日晚間在選舉已見分曉後仍表現出謙虛的姿態,稱日本民眾對於自民黨的信任並未完全恢復。

  文章稱,日本當前最需要的是政治安定,無休止的政治鬥爭導致出現6年更換6任首相這樣的異常狀態,經濟和外交都出現困難,國內外都存在“日本衰退”的聲音。對於安倍政權來説,無論是內政還是外加都沒有可以迅速見效的“特效藥”,只能採取務實靈活的政策。

  自民黨的執政綱領中有不少顯示強硬態度的內容——通過修改憲法將自衛隊改為“國防軍”;解除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的限制;派公務人員“常駐”釣魚島;有政府主辦“竹島(韓國稱獨島)日”紀念儀式。《朝日新聞》的社論文章認為,這些措施不一定會給日本帶來安全,相反會加深亞洲鄰國的不信任感,而美國也在擔心日本“右傾”。這樣的態勢並不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

  《讀賣新聞》17日的社論文章稱,自民黨之所以能夠在本次眾議院選舉中獲得勝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手民主黨自身出現失誤,選民沒有選擇民主黨帶有很強“懲罰”意味。在民主黨執政的3年中,鳩山內閣對於沖繩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的處理不力導致沖繩地方對於日本政府的信心崩潰,日美關係也受到衝擊,菅直人內閣對於東日本大地震賑災和福島核電事故的處理也廣為詬病。野田內閣在推動稅制改革方面雖然有所建樹,但是其主政期間民主黨四分五裂。

  希望構築日本政壇“第三極”的日本維新會等保守勢力在本次選舉中所得席位有大幅提高,對於日本國家政治的影響力形成一定的影響力。小澤一郎集合反增稅、反核電勢力組建的日本未來黨在選舉中慘敗,顯示脫離民主黨之後的小澤一郎出現戰略失誤。

  《日本經濟新聞》17日的社論文章稱,大幅下滑的選民投票率顯示日本國民已對日本政治失去信心,本次大選與其説是自民黨大勝,不如説是民主黨慘敗。自民黨在民主黨與“第三極”的競爭中獲得漁翁之利,選民對於重新奪回政權的的自民黨的評價並不高。此外,與中國、韓國的領土爭端導致日本社會出現相對保守的氣氛,而這種氣氛對自民黨有利。(記者 趙松)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