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治荒漠化?

時間:2012-12-17 13:54   來源:國際金融報

  日本第46屆眾院選舉12月16日舉行投票,這是民主黨自2009年8月實現政權更疊以來首次舉行的眾院選舉。

  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16日報道,日本國會眾議院選舉初步結果顯示,最大在野黨自民黨單獨贏得了眾議院過半數議席。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成為新一任首相。

  不到兩成選民投票

  12月16日上午7點開始,選舉在日本全國4.9萬個投票場所正式開始。投票于當天計票,17日得出最後的計票結果。此次的眾議院的480個席位中,小選舉區將決出300個席位,比例區將決出剩下的180個席位,參選人總數達到1504人,是現行憲法開始實行以來,人數最多的一次。

  此次選戰亂局紛呈,令日本選民無從下手。此前,參選的12個政黨都發動主要幹部週游各地演説,數據顯示,其中的8黨黨首奔走日本全國拉票的合計移動距離超過了7.5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近兩周。各黨黨首還積極出現在媒體參與辯論,為大拉選票。有日本網路公司甚至開發出政黨對比服務,根據選民填寫的意見幫助選民選出與自己政見最適合的政黨。不過即便這樣,日本選民的參選熱情仍是同各政黨間如火如荼的“口水戰”形成了鮮明對比,國民不等投票日就失去了興趣。截至12月16日下午,據日本總務省統計公佈,只有不到兩成的選民參與了投票。

  事實上,由於認為政權更疊也無法帶來新氣象,多數日本民眾在各政黨備選期間對大選關心程度已經較之前大幅下降。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受訪民眾中回答“關心”本屆大選的人只佔79.5%,遠低於2009年的90%。此外,由於參選政黨過多,一份調查中的71%的受訪者表示這麼多競選公約根本“搞不清楚”。

  自民黨“坐穩”首位

  三年前,日本國民對自民黨失望轉而選擇了民主黨;三年後,民主黨的執政答卷不盡如人意,因此不少選民決定再給自民黨一個機會。日本經濟新聞社的終盤形勢調查顯示,自民黨繼續維持序盤時的勢頭,在70個激戰區也保持優勢,自民黨、公明黨兩黨確保的議席加起來已達到可維持國會穩定運轉的絕對穩定多數(269席)。如果再加上最後衝刺階段獲得的議席,有可能達到300個議席。12月13日晚,日本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明確表示,即使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中獲勝,也會同公明黨一起建立聯合政權。不過,此前公明黨黨首稱,自民黨若執意修憲將拒絕合作。

  相比之下,持續苦戰的民主黨有可能跌破70個議席。而共同社的全國電話輿論調查結果也顯示,自民黨支援率在五輪調查中均為民主黨的兩倍左右。民主黨黨首、首相野田佳彥在投票當天上午向媒體表示“將在投票箱關閉前盡人事,然後聽天命”,顯示出無力回天的無奈。

  “第三極勢力”敗北

  而選前雄心勃勃,以抗衡民主和自民兩黨為目標的“第三極勢力”頹勢已定,在各選區難有斬獲。10日,作為第三極勢力代表的“日本維新會”代理代表橋下徹提前宣佈大選敗北,稱“選舉戰已經進入後半場,日本維新會徹底輸了。自民黨將以絕對優勢取勝”。其他日本未來黨、大家黨等黨派也很難在此次選舉中有所突破。對於“第三極勢力”表現不佳的原因,維新會內部人士認為,主要是由於“候選人知名度不夠”和“政黨林立導致存在感被埋沒”。

  日本選戰已經影響到國家政務。眾議院解散之後,政府職能僅是維繫政權。為彌補這一政治空白,日本將於12月26日召開特別國會,根據大選結果選出新任首相。之後新首相將指示國會於今年內編出2013年度預算案,在著手制定2013年度預算案之前,日本國會首先還要制定出2012年預算補正案及2013年的緊急經濟對策,而這些工作留給國會的時間只有3到4天。

  而對於新任首相來説,如此緊湊的工作只是一個開始。無論是誰當選,日本經濟如何走出“失去的二十年”陰影,日本政壇怎樣擺脫無休止的政黨攻心,與周邊國家的領土問題如何解決,自己是否又是一個短命首相等問題,都將是擺在新首相面前不可逃避的挑戰。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