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重返亞太”戰略成敗的關鍵就在於,它能否真正促進東亞地區的合作,而不是製造分裂。後者無疑是東亞國家最不願看到的一種局面。
作為東盟地區論壇系列外長會的一部分,第二屆東亞峰會外長會將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美國國務卿希拉裏 克林頓將再次參會。《紐約時報》發表述評稱,希拉裏 克林頓此行將釋放一個資訊,即美國力爭擴大在東亞地區貿易與投資,從而緩解前一階段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強烈軍事意味。美國“重返亞太”戰略正迫使該地區國家在中美兩大國之間“選邊站隊”,使它們“極不舒服”。
東亞國家的“極不舒服”感,是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內在矛盾性的必然反應。如果美國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內在矛盾,僅僅是擺出一些姿態,緩解不了東亞國家的這種感受。
近年來,東亞合作呈現出蒸蒸日上的勢頭,和平、穩定、發展是地區國家的普遍願望。陷入經濟低迷的美國,在此時提出“重返亞太”,一大目的就是要分享東亞的經濟繁榮,以帶動美國的出口與就業。美國是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同東亞國家在經貿關係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美國明智的“重返”無疑有助於推動地區經濟合作,這也是東亞國家的期待。但美國“重返亞太”戰略是否推行得下去,關鍵還在於美國是否願意按照東亞合作發展的需要來作更多的投入。
美國“重返亞太”的實踐表明,華盛頓選擇了軍事部署先行的策略。從加固在東亞地位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到具有冷戰遺風的“空海一體戰”概念,從增兵澳大利亞到最近的22國環太平洋聯合軍演,釋放出的資訊不能不讓人們對美國“重返亞太” 戰略的真實目的畫個問號。美國一系列舉動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加劇地區安全的緊張氛圍,迫使地區國家“選邊站隊”。
對於“重返亞太”戰略的內在矛盾性,美國不可謂不知。一面要遏制中國的崛起,樹旗幟、拉團夥;一面又要更多分享亞洲的經濟繁榮,試圖以微小的投入來實現利益最大化。這是不大可能的。美國似乎已經開始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華盛頓人士近日表示,希拉裏 克林頓將借出席東盟地區論壇系列外長會之機,向東盟國家強調中美關係穩定的重要性。
行勝於言。美國下一步需要採取切實、具體的行動,參與到東亞經濟合作中來,為深化地區合作發揮正面作用,同時讓東亞國家實實在在地看到其發展穩定的對華關係的誠意。美國“重返亞太”戰略成敗的關鍵就在於,它能否真正促進東亞地區的合作,而不是製造分裂。後者無疑是東亞國家最不願看到的一種局面。
中美在亞太加強溝通、開展互利合作、進行良性互動,符合兩國和地區國家的共同利益。中國的崛起,並不意味著美國的衰落。寬廣的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中國歡迎美國為本地區和平、穩定、繁榮發揮建設性作用,也希望美國尊重和照顧亞太各國的重大利益與合理關切。美國惟有調整好心態,放棄零和思維,其“重返亞太”戰略才能得到廣泛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