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臺灣問題只是美國戰略佈局的“虛子”

時間:2008-01-18 14:17   來源:環球時報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張文木今天在《環球時報》發表文章指出,美國既沒有能力單獨、也沒有能力聯合多邊組織阻止中國的統一進程。文章全文如下:

  中美博弈的經驗告訴我們,“臺灣問題”只是美國用於與中國進行戰略利益交換的籌碼;臺灣在美國外交政策中的地位取決於中美關係變化以及美國遏制中國或中國反遏制的能力。在新中國成立之初,“臺灣問題”不僅不是中美關係的焦點問題,而且是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次要問題。朝鮮戰爭使美國對華外交進入冷戰軌道,此後,在1949年底即將被美國拋棄的臺灣才被納入以遏制中國為目標的美國西太平洋戰略防禦鏈環之中。即使如此,臺灣在美國環島防禦鏈環中只是一個虛設的,因而美國也從不去認真“維修”的環節。

  從1953年艾森豪威爾上臺到1969年約翰遜下臺,是美國強硬對華政策的高峰期,當然也是中美關係中的對立要素表現最充分的時期。即便是在這樣一個時期,當炮擊金門事件發生後,美國所做的事不是進攻,而是不斷提高需要美國“出兵”的門檻,美國想的不是“共同防禦”而是如何拋棄負擔,甚至作出了逼蔣放棄金門、馬祖的決定。可以説,這個時期表面強硬的美國對華政策後面,已透露出1972年之後的尼克松主義的氣息。尼克松眼中的臺灣只不過是美國為了全球利益與中國大陸進行戰略交換的籌碼,而不是美國戰略利益本身。犧牲臺灣可以是零售,也可以是整個批發,這多取決於美國對其“估價”的態度及中國大陸統一祖國的條件和意志。

  美國人也明白,長遠看,臺灣必須是中國的,只是美國不甘心,它需要從阿留申群島到菲律賓連起一道阻止中國力量東進太平洋的“防波堤”,正如當年美國將英國當作法德力量擴張的“防波堤”一樣。這個堆在太平洋西岸的“防波堤”,對美國而言,最理想的是北由日本為起點,南下經臺灣到菲律賓一線。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就是為了組接這根鏈條而進行的戰爭。戰爭失敗的結果表明:美國根本沒有那麼大的資源來“維修”和“保養”這根鏈條。除了給美國提供了幾個機場和情報收集地外,這條鏈環從一開始就沒有對中國起過什麼作用。東南亞條約組織是這個鏈條的主幹,它1954年成立,可在1955年就在萬隆會議上向新中國敞開大門。這説明,在臺灣問題上,美國既沒有能力單獨,也沒有能力聯合多邊組織阻止中國的統一進程。

  1972年尼克松主義出現後,美國在東亞築起的這道“防波堤”在臺灣島一帶出現了斷環。而美國彌補這部分“斷環”的方式是“守險不守陴”,即加強了日本、關島和菲律賓一線的軍事安排,推動日本和菲律賓的軍事力量的增長,沿中國東海岸從北、東、南三個方向對臺灣形成拱衛之勢。如果臺灣“失守”,這種安排也可形成遏制中國東入太平洋的第二道攔截。在這兩道攔截力量的佈局中,臺灣只是一個虛子,而從臺灣東面的北馬利亞納群島、關島到南面的菲律賓,美國布的則是實子。其目的就是保衛從美國到馬六甲海峽的海上生命線,馬六甲海峽是美國西太平洋全部戰略的心臟。

  臺灣離美國的海上生命線較遠,而離中國大陸太近,它在美國戰略中食之無味又棄之可惜,因而早晚——當然是在美國再次需要中國與之進行尼克松式合作的時候——是要送還中國的“大禮”。20世紀50年代,在中國海軍幾乎無力越過臺灣海峽的條件下,美國都沒有為臺灣而防禦金門。今天,在中國海軍現有裝備條件下,如果中國統一祖國的態度足夠堅決,美國對臺灣的態度不會比50多年前更好。一旦出現中國統一戰爭,“臺獨”分子不可能指望美國會給予其多於美國當年對南越的援助。

  

編輯:張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