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肅貪,能管多少年

時間:2013-07-10 14:21   來源:錢江晚報

  “現在區政府常務會議都不夠人數!”

  這是肅貪以來,廣州市白雲區面臨的窘境,常務副區長鐘向東進去了,副區長吳錦明進去了,黨組成員劉健生進去了,8人配置的區政府領導班子,只剩下了5人。肅貪以來,白雲區的官員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時隔一月,被立案查處幹部已由62名上升至81名,增加了19名。昨天還在對門坐著,今天已不見蹤影。照這個速度,“再查下去,連個看門的人都沒有了”的笑話,就會一點也不好笑了。

  在這場地震中,官場是否感受到了震動,其實老百姓並不怎麼關心,這個國家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也不缺幹部。進去幾個自然就會補齊幾個,這常務會議遲早還是會開起來的。人們關心的是,白雲區的窩案是否有什麼特殊性,或者説,白雲區是個典型還是個例外。

  一場肅貪,81名幹部倒下,這種規模不能不引發民眾的擔憂。白雲區的情況肯定與區委書記自身不正,後又放任自流有關,但還是呈現出一定共性的。白雲區大批幹部被查處主要因在“兩違”(即違法用地、違法建設)建設中受賄,還涉及在項目審批、工程建設、人事提拔等領域存在違紀違法問題。建築、土地一向是腐敗的重災區,白雲區是這樣,別的地方有沒有?一把手説了算,監管體系乏力,白雲區得到了教訓,別的地方呢?民眾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這幾年的幾起窩案中,不但類型相同,連貪腐的手段都相差不多,這其中固然跟利益的交匯相同有關,但何嘗不是權力過於集中,得不到有效監督這一原因所致呢?

  一場肅貪能管多久,河南省交通廳,前後幾任廳長倒下,臺上言之鑿鑿反貪,臺下大肆斂財,其間一年也沒落下,查辦貪官對交通廳吏治的有效期幾乎為零。廣州白雲區的窩案中,區委書記谷文耀2006年10月開始任職,立志要清理“兩違”、不料反被“兩違”拉下水,到2009年轉任他職,只用了三年就將一個白雲區整得污穢不堪。

  只要權力的運作模式不變,有前仆者,一定會有後繼者。白雲區的窩案是去年10月,廣東省委第八巡視組對白雲區深入開展巡視工作,然後才有了今天這81名幹部的倒下,那麼白雲區內、甚至是廣州市一級的監管體系,這些年裏到底有何作為?區委書記這只老虎不敢打,難道連幾個村幹部的“蒼蠅”都不敢拍嗎?

  81名幹部倒下以後,至少白雲區現在的幹部隊伍是前所未有的乾淨。管得好,埋掉了前仆者以後,能最大限度地杜絕後來者,白雲區的幹部隊伍或許能迎來長治久安,管得不好,老問題依然會變成老毛病的。

  只要權力的運作模式不變,有前仆者,一定會有後繼者。(高路)

編輯:張禦舲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