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萬元再徵個稅”不妨一試

時間:2012-11-20 14:19   來源:新京報

  儘管“月入萬元再徵個稅”對低收入者幫助不大,但卻能幫助中産階層壯大。既然間接稅難以徹底改革,就應該大幅提高個稅起徵點。

  在日前舉行的國際金融論壇(IFF)第九屆全球年會關於“中國收入分配癥結與出路”的專題會議上,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原主任王健在論壇上表示,應該將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提高至一萬元。

  事實上,個稅起徵點如何調整,不僅關係到收入分配改革成效,而且也關係到稅改方向。顯然,收入分配改革是一個宏大的系統工程,個稅起徵點調整是這個系統不可缺少的部件。個稅起徵點與分級、稅率,是調整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之一。從收入分配改革的角度看,“月入萬元再徵個稅”可以嘗試。

  顯然,相比其他手段來説,大幅提高個稅起徵點可以直接增加居民收入。而居民收入增加,不僅可以壯大中産階層的隊伍,讓中國早日實現從“啞鈴型”社會轉變為“橄欖型”社會。而且還可以拉動中産階層消費,有利於縮小中産階層和高收入階層的收入差距。

  儘管“月入萬元再徵個稅”對低收入者幫助不大,但卻能幫助中産階層壯大,有利於社會穩定,可以降低社會管理成本。而且,“月入萬元再徵個稅”也是政府讓利於民的一個體現。在過去多年,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大大快於居民收入增長,理應政府讓利,還富於民。

  另外,對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一線城市來説,“月入萬元”大概也只是中等偏上收入水準,並不算高收入。如果在高收入地區試點“月入萬元再徵個稅”,無疑,有利於讓不同地區的個稅徵收更公平。

  從稅改方向上來看,“月入萬元再徵個稅”也值得一試。美國等國家的個稅佔政府稅收近半甚至更多,而我們不到7%,並不等於這是我們的稅改方向。一方面,美國個稅7成由10%富裕家庭承擔,而我們的個稅主要由工薪階層來承擔。另一方面,美國基本沒有間接稅,而我們的間接稅稅種多,稅負重。

  財政部相關學者曾公開表示,我國個人所得稅佔政府稅收比例將不斷提高。但筆者不認可這種説法,因為我們的稅制和美國等國家不一樣。如果要提高個稅佔政府稅收的比例,前提是取消間接稅。但很顯然,有關方面只能適當調整,不會徹底改革間接稅。既然間接稅難以徹底改革,就應該大幅提高個稅起徵點。

  當然,即使實行“月入萬元再徵個稅”,效果也有限。因為,我們的個稅是以個人為單位徵收的,忽視了家庭負擔,理應以家庭為單位來徵收。從某種意義來説,以家庭為單位徵收個稅,遠遠比“月入萬元再徵個稅”更有意義。相關專家不妨圍繞“以家庭為單位徵收個稅”多提建議,促進稅制儘快合理改革。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