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縣長被劫持案”為何遭“誤讀”

時間:2012-05-25 11:2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在網路資訊飛速傳播的今天,沉默和延遲易讓政府工作陷入被動

  人質遭遇劫持,特警成功處置,一起已經畫上句號的突發事件,卻因人質的“女副縣長”身份風波陡起,引起一些人的猜測和質疑。浙江雲和縣“副縣長被劫持”案發生兩天來,輿論對案件“真相”的關注和解讀,令人深思。

  劫持是嚴重威脅他人生命的違法行為。雲和縣在案發當天就發出成功處置的消息,及時通報情況。但短短390多個字的消息在某門戶網站引發了數萬條評論,眾多留言內容對有關方面頗多猜測和質疑,令人始料不及。

  輿論的“反常”反應也許不能歸之為對正義的曲解,事實上這與權威資訊的缺失密不可分。劫持者村民和被劫者官員的身份反差,讓人聯想“劫持因何而起”“修建公廁是否存在政府侵權”“村民是否不得已而為之”……當這些問題在政府發佈中找不到答案,也遲遲得不到有關方面的回應,於是“副縣長”“陳情戶”“賠償”“拘留”等關鍵詞和公眾的普遍焦慮摻雜在一起,形成了諸多遠離案件“合理想像”及“另類圖景”。

  輿論對類似對立事件越是關注,就越發考驗地方政府的反應速度和應對能力。近日引發輿論質疑的“大慶515挖掘機砸死人”事件,儘管政府公佈最終調查結果為一般性生産安全事故。但遲到近一週的表態,不足以消弭各種無根據的揣測和誤讀,也影響了政府的權威和公信力。

  在網路資訊飛速傳播的今天,沉默和延遲易讓政府工作陷入被動。只有以更及時的速度,更透明的處理,更坦誠的態度,才能贏得公眾的信任。官員遭遇劫持,其帶來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影響恐怕不能僅僅以一起普通刑事案件來解讀。有關部門應該從輿論的質疑中讀出關切和期待,及時回應群眾疑問,不要讓“偏軌的雪球”越滾越大。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