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的重大戰略部署

時間:2012-04-17 08:15   來源:人民網

  有科學的頂層設計,才有合理的改革路徑;有明確的系統謀劃,才有紮實的改革舉措。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事業單位改革和發展。黨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十七屆二中全會要求抓緊制定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指導意見和方案。近日,《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全文發佈,圍繞到2020年建成中國特色公益服務體系的目標,提出了一系列新戰略、新思路、新舉措。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對事業單位改革進行的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是黨中央、國務院從改革發展全局出發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標誌著我國事業單位改革和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事業單位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提供公益服務的主要載體。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事業單位提供的公益服務總量不斷擴大、服務水準逐步提高,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和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各地區各部門積極實踐和探索,不斷創新事業單位體制機制,為事業單位改革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同時要看到,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公眾的需求不斷提高,經濟與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日益凸顯,公益事業歷史欠賬較多,公益服務供給總量不足、品質效率不高。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框架還沒有從根本上打破,事業單位管理和運作中仍存在諸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推進事業單位改革,事關民生改善。無論是教育、衛生還是科技、文化,事業單位都與民生密切相關,只有深入推進改革,才能促進公益事業更好更快發展,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公益服務需求。推進事業單位改革,事關科學發展。公益事業是第三産業的重要組成、擴大消費的重要領域,事業單位改革對調結構、轉方式有著重要作用。推進事業單位改革,事關政府改革。理順政府與事業單位關係,把政府不該管、管不好的微觀事務交給事業單位,才能更好地實現政府公共服務目標,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建設服務型政府。

  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總體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事業單位改革與經濟、政治、社會等各方面改革緊密聯繫、相互影響。從改革開放總體佈局出發,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有利於儘快補上社會事業發展滯後這塊“短板”,努力形成各領域改革協同推進的良好局面。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提高公益服務水準、滿足人民群眾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分類指導,根據不同類別事業單位的特點實施改革和管理;堅持開拓創新,鼓勵進行多種形式的探索和實踐;堅持著眼發展,充分發揮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和市場機制的作用;堅持統籌兼顧,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注意與行業體制改革、政府機構改革等相銜接。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增強事業單位活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和經濟社會發展對公益服務的需求。

  事業單位改革是繼農村改革、國有企業改革、政府機構改革之後,我們黨不斷完善改革總體佈局的又一重大決策。在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中,始終把握人民利益這個根本出發點,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最大限度凝聚改革的信心、智慧和力量,我們就一定能更好地推進這一重要領域、關鍵環節的改革,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