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消費”離另一個“三公”多遠

時間:2011-07-11 11:11   來源:羊城晚報

  據《京華時報》7月7日報道,7月6日,中國工程院發佈去年三公經費決算數據。國務院曾三令五申要求中央部門壓縮預算,並明令要求各中央部門務必於今年6月將本級三公經費支出情況向社會公開。到目前為止只有科技部與工程院公佈,其他部門均未公佈。

  古人説的“三公”,一般是指“三公九卿”的“三公”。在告別“三公九卿”的年代後,有兩個“三公”為現代公民所熟知、關注,其一,是指公款出國(出境)經費、公款購車及運作維護經費、公款接待經費,這三者稱之為三公經費,亦即三公消費;其二,是指公平、公正、公開,譬如《行政許可法》規定,“設定和實施行政許可,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這個“三公”不僅是《行政許可法》的基本原則,也是現代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在現代的政治文明中,兩個“三公”需要有所交集———針對備受矚目的三公經費,國務院曾三令五申要求中央部門壓縮預算,並明令要求各中央部門務必於今年6月將本級三公經費支出情況向社會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6月30日表決通過關於批准2010年中央決算的決議,中央政府履約,首次向全國人大報告三公支出情況。這些,都意味著我國三公費用逐漸邁向透明化。然而,到了各中央部門這一層級,到目前為止卻只有科技部與工程院公佈三公經費,諸多部門竟然爽約了。

  國務院明令各中央部門公開三公經費,目的就是通過公開來達到公平、公正。諸多部門逾時不予公開,難道不是令人深感失望的麼?

  這些年來,三公經費一直是輿論的熱點,各地的新聞也不時曝出三公經費方面的問題,此時,各中央部門應當率先垂范,按時、如實、高質公開三公經費情況,無問題則可自證清白,有問題不妨抓緊解決、堵塞漏洞,這才是各部門負責任的舉措,也才不辜負公眾的期盼。 沒有公開,很難讓人對公平、公正報以確信。三公消費越是公開,它的公平、公正就越讓人內心服膺。很顯然,要問三公消費離公平、公正有多遠,不妨先看它離公開有多遠。而三公消費離公開有多遠?答案是:它也許薄如幾張紙,也許厚如幾重山。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