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燒烤五花肉”別忘了拷問高溫保障

時間:2013-08-01 14:37   來源:濟南日報

  近來,上海、浙江、新疆等地,氣溫達攝氏40度甚至更高,且上海已有10余人中暑死亡;“炎炎酷暑”下,杭州甚至下發通知,要求有空調的公共場所、經營場所等,在不影響經營前提下,主動向公眾免費開放。“燒烤”模式下的小夥伴們,你想去哪兒避暑了?堅持在室外工作的工作人員,其權益又如何保障?(央視7月31日)

  全國各地高溫繼續,河南、河北、北京、廣東、浙江等地繼續開啟“燒烤”模式!而最能展現當地究竟有多熱的方式,莫過於用炙熱的地面“烤五花肉”和“煎雞蛋”了。上海電視臺記者在人民廣場做了一個實驗:把一塊五花肉放在大理石地面上,30秒後貼地的一面已經泛白,10分鐘後已經8成熟。江蘇運送鮮魚的貨車翻車,魚在高速路上都被烤成了魚幹……

  在妙趣橫生地調侃高溫的同時,更多關於高溫的新聞恐怕讓人樂不起來。江滬浙多地出現因熱射病中暑身亡的中老年人,浙江出現60年來最嚴重高溫天氣,57個縣市區已屬氣象乾旱;貴州乾旱致使1200余萬人受災,其中200萬人飲水困難;湖北受旱農田增至430萬畝……

  顯然,持續高溫是一場災害。有的地區,因為嚴重缺水,不得不對當地居民進行限時供水,而由於電力負荷過重,多地都出現了跳閘停電的現象。坐在空調房裏的人們,不走到炙烤難耐的街上,肯定體會不到高溫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多大的影響。生活富足的人,也無法理解怎麼會有人為了節省電費竟到地鐵裏納涼。

  圍觀“燒烤五花肉”,更要關注的是那些必須堅守在高溫一線的勞動者們,像環衛工人,交警、快遞員、電力搶修工人……高溫酷暑下,他們還必須穿戴整齊,默默堅守在烈日下,遭受高溫酷熱的折磨。經過記者多地調查發現,有不少私營企業、小飯店、建築工地,由於缺乏監管,讓“高溫補貼”憑空蒸發。一些企業以發放高溫津貼為名,延長勞動者室外作業的時間,或者以防暑降溫飲料來替代高溫津貼,更有甚者,就從來沒有聽説過還有高溫補貼這回事。

  當前的高溫還將持續多久,尚未可知。但持續高溫,對勞動者造成的損害,卻是現實存在的。當最高級別的高溫應急響應已經啟動,隨之應當啟動的是對高溫保障制度最高級別的監督,將“高溫關懷”從國家書面的管理規定,落實到勞動者的腰包,讓他們能夠真正享受到高溫補貼。

  希望各地的勞動監管部門能走出空調房,走進太陽炙烤下的建築工地,走近汗流浹背的環衛工人。希望圍觀馬路燒烤五花肉的鏡頭,能多曝光一些不按規定向勞動者發放高溫補貼的企業主,督促他們在這個高溫季結束之前,能把拖欠的補貼發放到位。

編輯:顧文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