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要為人民用好權”啟示黨員幹部要服務百姓

時間:2013-07-14 09:27   來源:人民網

  12日上午,習近平來到河北省民政廳。在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處,仔細察看墻上挂著的處長、副處長、科員的崗位職責和人員分工示意圖,他語重心長地説,省直機關的一個處,每個人有一定權力。 但是,大家都要牢記,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要為人民用好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據7月12日新華社)

  正確地運用好手中權力,是共産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誌,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解放初期,為了整肅紀律,我們黨毫不留情地處決了劉青山和張子善兩大貪官。當時,毛主席説過這樣一段耐人尋味的話:“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如果黨員幹部一個個都寡廉鮮恥,人民群眾就會把我們當成李自成,國民黨是這樣,共産黨也是這樣。”黨員幹部如何看待和行使手中權力,樹立什麼樣的權力觀,不僅關係到自身的形象和命運,更關係著黨的執政地位是否鞏固,關係著黨的前途命運。所以,習近平説“權力是人民賦予的, 要為人民用好權”深刻有力,意義深遠。

  “權力是人民賦予的, 要為人民用好權”,啟示黨員幹部要樹立權力就是服務的觀念。共産黨人的權力觀認為,權力是人民賦予的重托,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如果把權力錯誤地當成私有財産和利己工具,而忽視權力的公共性、服務性等本質特徵,就必然會導致濫用權力,使權力發生“異化”,導致腐敗。所以,我們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經常想一想“參加革命是為什麼,現在當幹部做什麼,將來身後留什麼”等問題,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忘記,手中的權力凝聚著黨組織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只有為黨的事業勤奮工作的義務,沒有撈取個人私利的特權。要從事關黨的執政地位是否鞏固的高度,牢固樹立領導就是服務的思想,對權力“思知足以自戒”、對錢財“思知足以自戒”、對名利“思知足以自戒”;不汲汲于功名、不惜惜于富貴,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要通過實實在在的服務,把形象塑造在群眾的心目中,把政績體現在群眾的利益中。這樣才能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權、用好權,為人民群眾謀取最大利益。也才能使黨的執政地位如鐵打銅鑄一般,使黨的事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權力是人民賦予的, 要為人民用好權”,啟示黨員幹部要以敬畏之心對待權力。古人説:“權,利民殘民兩可間,位誰掌,此乃大於天。權,姦侫長垂數尺涎。強爭奪,為勢為金錢”。“權力”本身與貪慾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但一個掌握權力的人如果失去了對權力的敬畏之心,為人處世就可能變得狂妄自大、肆無忌憚,甚至貪得無厭、無法無天;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會時刻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自覺嚴格要求自己,保持正確人生航向,堂堂正正為人,踏踏實實做事,乾乾淨淨做官,從而在工作、生活和自身修養上有所作為。正如古人所講: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偶而逾矩,“亦不出大格”。因此,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經常以黨紀法紀為鏡、看自己廉潔自律過硬不過硬,以群眾疾苦為鏡、看自己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樹得牢不牢,以同級領導為鏡、看自己的形象好不好,以下屬為鏡、看自己的作風實不實。要主動在自己頭頂上懸一把利劍、套一個“緊箍咒”,使自己多一分畏懼、去一分貪婪,多一分小心、少一些慾望,在利益面前不貪心、在誘惑面前不動心、在分化面前不變心。只有這樣,才能常思貪慾之害,常除非份之想,常懷律己之心,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真正做到“做事當有益於世,為人應無愧於心”。

  “權力是人民賦予的, 要為人民用好權”,啟示黨員幹部要堅持秉公用權。古人説:“治亂安危之所寄,誠在於貪廉之人一用一舍之間耳”。黨員領導幹部能否做到秉公用權、清正廉潔,直接關係到人心向背和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直接關係到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要切實守住做人當官的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自覺做到不弄權、不攬權、不越權。所謂不弄權,就是不玩弄權術,清清白白、坦坦蕩蕩地行使權力。俗話説,玩火者必自焚。玩弄權術,耍小聰明,可能一時得逞,但往往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終究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為自欺、欺人、被人欺,這三者是因果關係。所謂不攬權,就是要按照職級分工,是誰的職責,就由誰行使相應的權力,行使什麼樣的權力就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尤其是在人權、財權上,不要亂插手,更不能大權獨攬,一定要堅持集體把關,慎重決策,防止少數人説了算。所謂不越權,就是要堅持層次領導,一級對一級負責,是哪一級的權力就由哪一級去行使,哪一級的責任由哪一級來負。總而言之,黨員領導幹部只有公正用權、廉潔自律,才能樹好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光輝形象;才能擺正良心、拋棄私心,堅持正確、反對謬論,弘揚正氣、抵制邪惡,做到仰不愧黨,俯不愧民,內不愧心;才能把廣大群眾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萬眾一心,共創偉業。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