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做決策時,不妨多親臨一下民生現場,這樣才能了解真實的民生現狀
打車難,鄭州市民怨聲載道。記者查詢相關資料和數據發現,十幾年來,鄭州人口、面積、GDP、機動車數量均翻番,計程車卻只增1輛。市民呼籲增加計程車數量,以緩解打車難。對此,鄭州市客運管理處政策法規科主任李永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車輛夠用,不存在打車難”。(5月6日《河南商報》)
從1996年到2012年的16年間,鄭州市計程車的數量從10607輛增加到了10608輛,猛然一看,這個數字似乎挺大,但用加減法一算,實際上只增加了區區1輛計程車。而與這個數字相對應的,卻是鄭州市區的常住人口,從12年前的206萬猛增到了現在的460余萬,而鄭州市的城區面積,也擴大了3倍以上。
一個城市的計程車數量要滿足市民正常的乘車需要,顯然是要與這個城市的城區面積大小、常住人口多少相適應才行。但是在鄭州市人口數量和城區面積都已經翻倍增長的情況下,計程車的數量卻僅僅增加了一輛,這顯然已經無法滿足市民正常的乘車需要,計程車在運力上存在嚴重的短缺和不足。
如果説單純從數字上分析問題有紙上談兵之嫌,那麼我們不妨再來看看老百姓在日常出行時的真實感受。當地媒體進行的一項網路問卷調查顯示,有超過85%的網友認為打車難,有超過64%的網友認為應該增加計程車的數量以緩解打車難。由此可見,不管是從數據分析,還是老百姓的現實感受,都足以證明當地計程車存在數量嚴重短缺,無法滿足百姓日常出行打車需要的問題。
但是對於以上種種,鄭州市客運管理處的有關負責人,卻用一句輕飄飄的“車輛夠用,不存在打車難”就輕鬆化解。難道以上那些同是政府部門提供的數據都是假的?難道市民的感受也是假的?到底要如何才能讓客運管理處的官員們相信當地確實存在計程車數量不足,市民打車難的現狀?
其實在筆者看來,這位城市運管部門的官員之所以説出“車輛夠用,打車不難”的話,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他自己沒有經歷過現實中的打車難。官員到了一定的級別,上班下班,出門辦事都有公車接送,必然不用親自去打車;即便是那些還沒有資格享受公車接送的官員,也多數都有私家車代步,自然也不會感受到打車難。於是在市民面對打車難怨聲載道的時候,官員才能氣定神閒地説出“打車不難”的話來。
這種遠離民生現場,然後説出不食人間煙火之言的官員,現在並不少見。除了“打車不難”,還有諸如“電費不貴”“水費不貴”等等,因為他們的收入水準,遠遠高於普通的老百姓,更高於社會的低收入群體階層,自然感覺“不貴”了。這件事也提醒我們的政府和官員,在做決策和出臺規定的時候,不妨多點民生思維,多親臨一下民生現場,這樣才能了解真實的民生現狀,以求決策的科學、合理與貼近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