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社會力量要鼓勵並放心

時間:2013-04-25 07:45   來源:長江日報

  雅安地震後,四面八方的志願者不斷涌入災區。據報道,面對災區的各種情況,志願者卻都有著自己的尷尬。一些報道提供了如此圖景:大量志願者進入災區,反而堵塞了道路,被視為“添亂”;有的志願者身份不被認可,有的被當成了累贅,紛紛被勸返。在志願者招募點,往往由於名額有限,部分志願者無事可做。

  這是報道所提供的圖景,未必反映了災區現實全貌,但確實表明志願者的作用沒有獲得強烈的反應。與汶川地震時期的一致好評、盛讚不同,這次志願者的表現,竟至於帶來了反思之聲。有種意見極具代表性:志願者不能只憑一腔熱情奔赴災區,良好的專業性、組織性才是救援的關鍵,而一線救災更需要專業隊伍。早在地震當日,已經有電視新聞呼籲志願者慎進災區。

  無可否認,抗災、救災,我們的應對更加成熟。一次又一次的地震,見證了社會動員力、資源組織力、資訊傳播力。日常中,專業救援技術、設備、人員的建設,比以前更積極主動,面對災難時,組織、調度、操作更加成熟而有序。從高呼眾志成城,到更強調專業性、組織性,也許是我們應對地震過程中的一種轉變。這是向成熟的轉變,也是值得期待的轉變。

  汶川地震被稱為中國“志願者元年”,幾年來,志願者經過了一次次演練,展現了豐沛的社會熱情、力量。所謂“元年”,並非志願者現象第一次出現,而是志願熱情空前釋放,志願者、社會力量的作用,令人對我們的國家、社會刮目相看。當然,與應對地震的轉變一樣,志願者的作用,以及對待志願者的認識、評價,同樣需要一場轉變:從強調熱情向強調組織性、協調性轉變。

  志願者不同於專業救援人員,不同於政府,不同於任何國家力量的作用。志願者的“專業”,體現在社會細節中的幫助,有些細微的需求、問題,只有志願者更易察覺。更重要的是,志願者代表著一種社會的自我幫助、自我恢復,是需要鼓勵的社會力量。如果説抗震救災的眼下,不宜過多鼓勵志願者前去災區,那麼救災轉入第二階段,尤其是家園重建階段,志願者的作用就可以有相當明顯的體現。那麼,何時、何地需要志願者,哪個階段需要有愛心人士做好準備,如何給予資訊指導,這些或許就涉及到對志願者力量的協調、組織,而這些問題有沒有被考慮充分?

  如果説志願者缺乏專業性、組織性,那其實説明,志願者的發育還不具備更成熟的土壤。有時候,志願者,乃至社會民間力量,面對的仍然是各種不放心。沒人否認這種力量,但提攜這種力量的努力不算充足,很難説社會力量是作用有限,還是被給予的發揮空間本身有限。某種程度上,一些對志願者的觀察和評價,往往是基於實際的需要出發,而不是真正認識到社會力量成長的價值,這種態度充滿了一定的功利色彩。

  志願者是值得稱讚的,有人可能熱情在慢慢冷卻,有人可能依然堅持,這也很正常。但所有的進步社會力量都是值得珍視、呵護的。有時志願者作用不明顯,有時志願者甚至“添亂”多於幫忙,這可以給予適當的引導、幫助。如果提供的條件欠缺,社會力量發育不足,最終一切熱情也會消退。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