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用品安全,監管不能缺位

時間:2012-10-08 13:24   來源:新京報

  兒童用品監管的“趕節”,暴露出一些監管部門的作秀心態。

  長假期間,新華社記者走訪發現,童裝、童鞋、童車、玩具、兒童安全坐椅等兒童用品的安全堪憂,雖然相關兒童用品都有國家標準,但是大量不達標産品在市場上廣泛存在,這種情況在中低市場尤為嚴重(10月4日新華社)。

  其實,即便沒有記者的調查,一般人生活中都能發現兒童用品市場的混亂:在各類服裝市場,“三無”童裝童鞋滿目皆是;玩具市場隨處可見各種顏色鮮艷,飄散著異味的玩具;從城市到農村,中小學校門口的小賣店,粗製濫造的兒童食品充斥。

  父母都把孩子當成寶貝,小心呵護,但是,在兒童用品市場如此混亂之下,許多父母十分擔心兒童用品安全,從不合格童裝中的致癌物,到不合格玩具中的安全漏洞,到不合格兒童食品中成分複雜的添加劑……父母們真是躲無可躲,防無可防。

  兒童用品“有標不依”,不顧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黑心廠家可謂喪盡天良,但與此同時,這也暴露出監管部門的嚴重失職。

  兒童用品“沒人查”,這個情況非常普遍。記者在北京阜成門天意批發市場玩具廳調查發現,很多玩具都沒有標明廠址、廠名以及適合年齡段等基本資訊。多位攤主告訴記者,很少有人來檢查。國家紡織製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主任王寶軍更是道出“天機”:在日常檢查中,相關部門通常選擇大商場、大超市等正常途徑。對於綜合的中低檔批發市場很少抽查,監管部門甚至明確表示“那些地方不要去”。

  每年六一兒童節之前,各地監管部門都會發佈對當地一些兒童用品的查處情況,但六一之後,基本上很少聽到這樣的查處資訊發佈。兒童用品監管的“趕節”,暴露出一些監管部門的作秀心態,可以説,它們根本沒把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真正放在心上。

  在國外,只要是兒童的用品,標準會設置非常之嚴,日常的監管力度,也遠高於其他商品。但在我國,兒童用品標準與國際標準一直存在差距,這種情況下,監管再跟不上,簡直雪上加霜。

  兒童是最稚嫩嬌弱的人群,理應給他們最強有力的保護。面對兒童用品市場長期的混亂,監管“漏洞”亟須補上,儘快將市場上大量中小企業、中低檔綜合市場納入監管視線。監管部門應充當好兒童安全的保護者角色,切莫再讓千萬父母失望。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