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公路違規收費不應太遲緩

時間:2012-10-08 13:13   來源:法制日報

  10月7日上午9時,河南省交通廳召開關於黃河公路大橋免費的新聞發佈會:從8日零時起,鄭州黃河大橋將終止收費,永久免費。2008年2月27日,國家審計署對18個省市收費公路建設運營管理情況審計結果顯示:總投資1.78億元的鄭州黃河公路大橋,1996年已經全部還清貸款,違規收費14.5億元(10月7日中國新聞網)。

  在節假日高速公路免費政策即將結束時,鄭州黃河大橋傳來永久免費的利好消息,不僅體現大橋正向姓“公”邁進,也表明全國收費公路專項整治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效。

  可是,仔細想想,素有“亞洲第一大公路橋”之稱的鄭州黃河公路大橋,終止收費的制度安排來得太遲緩了。黃河公路大橋自1986年9月30日正式建成通車後,收費已26載。尤其是2008年2月27日,國家審計署對18個省市收費公路建設運營管理情況審計結果顯示:總投資1.78億元的鄭州黃河公路大橋,1996年已經全部還清貸款,違規收費14.5億元。這意味著,鄭州黃河公路大橋違規收費不僅超期服役16年,而且違規收費數額至今也遠遠超過14.5億元。

  這項調查結果曾引起軒然大波,輿論紛紛指責鄭州黃河公路大橋成為過往車輛“吸血鬼”,之後的幾年,不時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言,尤其是有位名叫張朝祥的政協委員連續四年上交提案,鄭重建議撤銷鄭州黃河公路大橋收費站。可是,這座收費大橋,依然如故,“收並快樂著”。

  記得去年6月份,五部委下發《關於開展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工作通知》後,面對為何仍在違規收費的問題,河南省交通運輸廳用“拒絕回應”來搪塞公眾。如今,儘管在民意和輿論的雙重壓力下,鄭州黃河公路大橋收費站終於走進了歷史的故紙堆,但從鄭州黃河公路大橋收費站違規收費的頑固不化,既讓人看到收費站清理難度之大,也讓人看到了為了地方利益,一些地方和部門已全然不顧公共責任,不惜挑戰國家法律法規。

  就拿這次河南省交通廳的新聞發佈會來説,也不過是對違規收費站的合理糾偏,甚至沒有向交了冤枉過路費的民眾做一個誠懇的致歉,更遑論問責責任人和上繳違規收取的十幾億元資金。可以想見的是,當這樣的現實在全國成為一種普遍的常態後,相信不少部門只要有亂收費的可能,就很難止住收費的衝動。道理淺顯易懂:在叫停違規收費之前,能收多少算多少,反正不用付出任何額外成本。

  所以,對鄭州黃河大橋收費站的處理不能僅局限于叫停,一方面,要以此為契機,架構超期收費公路資訊公開的平臺。作為各種公共設施的最終擁有者和使用者,公眾有權利知道和了解這些資訊:既包括哪些收費公路已經超過了收費期限,也要有哪些政府還貸公路已經還清了貸款。對於這些資訊,可以在交通部網站建立專門的網頁,通過媒體和網站向社會公佈,讓公眾一目了然。

  與此同時,國家層面對超期服役的收費站,應制定出詳盡的處罰措施,視情節輕重,該黨紀處分就黨紀處分,該動用刑法的,就要刑上大夫。更為重要的是,還要對超期服役的收費站,清退超收的全部資金,在廣泛徵求民意的基礎之上,讓這筆資金用於民生工程,如改善城市公共交通、修建偏遠農村公路等。倘若做到這些,類似超期服役的收費站才會真正銷聲匿跡。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