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醫保,好政策還需好配套

時間:2012-09-07 14:48   來源:人民網

  新醫改實施3年來,我國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基本實現了“制度全覆蓋”的“全民醫保”目標。截止到2011年底,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3億人,建立了覆蓋全球最多人口的醫療保障系統。但是,基本醫保目前還遠不能滿足重特大病患者的醫療保障需求。因此,建立大病醫保制度成為當務之急。

  大病醫保是由政府主導,為參保群眾提供重特大疾病和大額醫療費用等保障的重要制度安排,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商業保險機構承辦的方式,解決參保群眾患大病後因病致貧問題。大病醫保納入全民醫保是一項利民的好政策,但其順利實施還需相應的配套措施和保障條件。

  首先,明確政府在大病醫保中的主導地位。政府要加大投入,逐步提高基本醫保最高支付限額,用於支援群眾看大病。大病醫保需要政府在機制推動、政策制定、籌資管理、監督引導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將全民醫保的人群優勢和大病醫保的制度優勢結合起來,從而實現保障基本醫療需求和特殊醫療需求的雙重目標,真正做到全體國民“病有所醫”。

  其次,發揮商業保險公司的專業優勢。大病保險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惡性腫瘤、心肌梗死、腦出血等為保險對象,其風險構成更為複雜,風險保障額度更高,管控難度更大。因此,需要嚴格界定重大疾病範圍,通過將大病醫保納入全民醫保範圍,可以避免商業健康保險對參保對象的風險篩選。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具有資質的商業健康保險公司承辦大病醫療保險服務,發揮基本醫保的公共經辦平臺優勢和大病醫保的市場專業服務優勢。既減輕了大病患者的疾病經濟負擔,促進了商業保險公司的健康發展,同時,通過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也是改革政府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創新社會事業管理的有益探索。

  再次,開闢醫療機構大病診療綠色通道。大病醫保的順利實施需要政府、商業保險公司與定點醫療機構簽訂三方協議,對參保群眾大病醫療費用實行即時結算,開闢醫療機構大病診療綠色通道。重大疾病往往病情嚴重,病期較長,費用高昂,對於患者來説需要相應的綠色通道,以便獲得及時的診療。

  最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大病醫療救助。一個健康和諧的社會需要彰顯慈善救助和社會公益的道德良心,因而需要不斷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大病醫療救助。目前,一些公益基金開始參與中國農村部分地區的兒童大病醫保,例如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發起的“中國鄉村兒童大病醫保”公益項目,以湖北省鶴峰縣為首個試點地區,引入商業保險,兒童免費獲最高20萬元賠付。還有一些慈善組織通過對特殊重大疾病患者的醫療救助,例如天津市開展的“天使微塵基金”重大疾病醫療救助行動,對於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等特殊重大疾病患者提供救助,從而彰顯慈善公益理念。

  大病醫保目前也面臨著一些問題,例如大病醫保的商業化運營存在政府監管的盲區,社會力量參與重大疾病醫療救助還沒有規範化等,這項政策的實施還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對此我們要有耐心。好政策有了好配套,我們相信,在政府、商業保險公司、醫療機構以及社會力量的多元參與和協同推進下,構建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慈善救助以及商業補充保險相銜接,形式多樣的大病保障制度,定能切實維護老百姓的健康權益。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