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安全,兒戲不得

時間:2012-09-06 13:54   來源:工人日報

  因打空姐而被停職的廣州越秀區武裝部政委方大國,如果知道一對中國夫婦在美聯航一架航班上,因對空乘説了幾次“閉嘴”而被趕下飛機的遭遇,也許會為自己慶倖——同樣是因行李安放問題,這對夫婦中的丈夫要求空乘“閉嘴”(shut up),而使空乘情緒受到影響,認為自己無法為其他乘客正常工作,“容易造成飛行中的不安全因素”,荷槍實彈的美國警察以違反美國國家安全條例為由,將中國夫婦“請”下飛機接受審查。

  別説打空乘了,罵空乘的後果居然這麼嚴重,這可能出乎我們很多人的意料。有人可能會説“國情不同”,“別拿美國説事”,但有一點,誰也不能不承認:飛行安全絕不是兒戲。這一點,不少人並不太當回事。

  幾天前,瑞士國際航空公司一架客機因兩名中國籍乘客鬥毆而被迫返航。而另一樁發生在不久前國內一航班上,5位女士打群架,被機長拒絕繼續乘機。這兩件事都成了轟動一時的新聞。為什麼?因為在飛機上打架,居然後果這麼嚴重,這是很多人都沒想到的。

  再加上8月30日,一個威脅飛機上安了炸彈的電話,迫使湖北襄陽飛往深圳的航班備降武漢,肇事者熊毅在被警方拘捕後方知“事情搞大了”,自己可能面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以及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很多人也是在新聞報道中聽律師解釋之後,才知道這事後果這麼嚴重。

  飛行安全無小事。一些人不以為然的舉動,威脅到飛行安全,事後方知後果很嚴重,類似的新聞給很多人補了一堂飛行安全常識課。

  除了飛機上爆粗口、開“有炸彈”玩笑、打架之外,擅自搬動機上安全設施,或佔領機場跑道等,都可能給當事人招來極大麻煩。對此,如果不是有新聞報道出來,又有多少人清楚後果之嚴重呢?對“830”深航恐怖威脅電話事件,一些人還認為航空公司有些反應過度,這恰恰暴露出一些人的飛行安全常識的不足,公共安全意識的不足。

  經過多年市場經濟的洗禮,“顧客就是上帝”的觀念深入人心。商場裏、飯店內,顧客可以要求售貨員、服務員提供週到服務,甚至對十分挑剔的顧客,經理也會要求服務員“委曲求全”。但是,飛機上情況截然不同。商場裏買東西,與售貨員吵幾句,頂多干擾周圍購物者的購物。幾萬米高空的飛機上,稍有閃失,可能搭進去上百人的性命,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飛機上無小事,飛行安全無小事。

  聽從空乘人員安排與勸告,遵守飛行安全規章,是國際航空界通行的規則。對任何可能給飛行安全造成不可預知的嚴重後果的人和事,機長有權力做出拒乘甚至返航的決定,近來發生的多起新聞事件應該在更多人頭腦裏打下警示性印記。克制衝動,認同規則,禮讓三分,不分權貴還是平頭百姓,這不是簡單的文明禮貌的事,更事關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上,強調公民個體的責任,絕不是要借之化減政府責任。公共安全,責任主體當然是政府及相關部門。保障飛行安全,最重要的責任自然在機場、航空公司等方面的嚴格管理、高度戒備。如果説政府及相關部門承擔著99%的公共安全的責任,那麼剩下的,則是公民個人的積極配合,這是公民不可推脫的責任。政府的歸政府,公民的歸公民,責任分界清晰,公共安全才更有保障。

  同樣,像乘公交或地鐵時,不要打擾司機;教育孩子不可隨便撥打110、119等救援電話報假警等,都是為保障公共安全,公民個體所應該履行的責任。

  一句話,公共安全,兒戲不得。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