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文明素養“薄如紙”

時間:2012-07-06 14:30   來源:新民晚報

  檢驗文明素養,有時只需薄薄一張紙。近日有媒體報道,青島市前海一線一些景區的公廁免費提供衛生紙,方便了遊客;孰料,一些人用紙十分浪費,甚至入廁完還扯上一段放入包裏帶走,導致有公廁一天就被用掉2000多米衛生紙。

  國內的公共廁所沒有免費衛生紙的問題,向來是個很大的困擾,甚至出現過外國遊客因無紙而被“困”公廁的事。別小看這薄薄一張紙,它可能反映城市的人性化程度,從細微處代表城市形象。現在,不少城市開始為公廁免費配備衛生紙,無論對當地居民還是外來遊客,都是一種便利和體貼。

  然而,免費衛生紙遭遇過度使用,給管理者出了一個難題。這個難題,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青島公廁的免費衛生紙,不僅遭遇部分遊客“瘋搶”,還被一些居民“揩油”,周邊酒店的職工開始頻繁出入,到附近拍攝婚紗照的女士扯下大塊衛生紙補粧、卸粧,下海歸來的人用衛生紙當毛巾擦身……北京有2000多座公廁配備免費衛生紙,為阻止過度使用,公廁管理人員不得不與一些如廁者“鬥智鬥勇”,有的派專人看守、限量發紙,有的安裝“節紙器”;一座公廁一年下來在衛生紙上的支出高達2萬元……當年上海南站開站之初,也遇到免費衛生紙浪費嚴重現象,有的被拉下來擦鞋,有的乾脆被裝進包裏帶走……

  老實説,現在免費的東西還真是不多,如果得到了免費的實惠,卻不曉得珍惜,將免費的便利等同於浪費的“權利”,實在是叫人遺憾。公廁提供免費衛生紙,是一項惠民措施,卻被過度使用蒙上陰影,增加了不必要的人力成本和資金投入,也讓管理者對是否推廣這項措施有了疑慮。最後,吃虧的還是包括浪費者在內的公眾,只是大多數節儉使用者,卻要受到牽累了。

  這讓人想到著名的“公地悲劇”。在公共草場上放牧的牧民,如果每個人都從私利出發,不顧草場承受能力,只想多養羊,最後草場退化甚至沙漠化,損失還是大家共同承擔。大到開採自然資源,小到扯下薄薄一張衛生紙,都不能因其公共性而任意使用。其實,細究起來,免費衛生紙並不“免費”,政府投入,還不是來源於每一名納稅人?而一個人若連衛生紙都要“揩油”,那在處理其他公共財産時,會不會習慣性地也“蹭”上一點?

  當然,免費衛生紙的推廣不能因為少數人浪費而停滯,文明素養的形成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對於浪費、過度使用,還是要有所約束,比如北京一些公廁安裝“節紙器”後,衛生紙使用量就明顯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提醒,對浪費者形成社會輿論壓力,也很重要。另外,公廁的衛生狀況、衛生紙的品質優劣,同樣會對衛生紙使用量産生客觀影響。衛生紙雖薄,卻非小事。別讓文明素養“薄如紙”,一捅就破。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