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終究也成普通人

時間:2012-06-21 14:36   來源:中國青年報

  又逢畢業季。中國有680萬大學畢業生即將離開校園,第一批“90後”大學畢業生將大規模步入社會。中新網推出了一組相關策劃,這被標簽為“非主流”一代中的不少人自嘲,“我們是被扔進社會的。”

  很多“90後”都説,在求職中能明顯感受到招聘企業普遍的不信任,它主要來自於社會對這一代人的誤解。“誤解”確實存在,在百度中鍵入“90後”性格的關鍵詞,搜索結果中不乏“平均智商超過了以前的同齡人、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私、從童年就開始變老、更加懂得成人世界的規則”等描述。在媒體對“90後”和“準90後”的報道中,“寧可坐在寶馬利哭也不坐自行車上笑的馬諾(實為1988年出生)”,似乎成了一道繞不過的坎兒,輿論總忘不了回望一下這個曾在舞臺上張揚過的女孩。

  在“90後”即將“上市”之際,輿論津津樂道于穿越版的畢業照、重口味的床單語錄,以及大學操場上的畢業裸奔,這些大尺幅的青春印記令很多“過來人”感慨,“90後”堪稱“刷新了大學文化的底線”。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心靈成長史。畢業路上的“90後”敢於提出薪資要求,這並不表明這代人就有著強烈的功利慾望;“90後”提出工作環境人性化、不加班、節假日按時休息等要求,也並不代表他們就不能吃苦耐勞、缺乏責任心。至於“自私”、“過分自我”等刻板印象,大多源於以偏概全的“非典型”事件。

  “自私”、“叛逆”不是“90後”的代名詞。某媒體正在進行一項尋找“最美90後”的活動,它源於兩位“90後”女孩的動人事跡:河北泊頭市交河鎮陳北村22歲的女孩陳紅,精心照顧年過六旬的養父陳佳林,並帶著養父出嫁;22歲的河北政法職業學院大三女生張珊珊,在他人生命受到死亡威脅時,選擇瞞著家人、老師,將造血幹細胞無償捐獻給了浙江嘉興一名素不相識的患白血病的12歲小姑娘。

  陳紅和張珊珊的故事感染了很多人。如果説“自私”、“張揚”、“叛逆”、“非主流”等詞彙對“90後”的形容是片面的,陳紅和張珊珊的故事未必具有普遍性,但依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顛覆”社會輿論對“90後”的刻板印象。

  因為“誤解”以及“誤解”帶來的不信任,所以“90後”認為“自己是被扔進社會的”。“代際認知”的沉疴一定是存在的,十年前,社會輿論對“80後”步入社會不同樣也持謹慎的歡迎態度嘛。

  上一代人總喜歡基於自己的認知,對下一代人做出標簽性的判斷。只不過,這種標簽性的“代際認知”日漸式微,在一個平衡的正常發展的社會裏,每一代人都會自覺找到與社會發展平衡的契合點。沒有發展的目光,就無法對一代人的成長軌跡作出正確而合理的判斷。

  從這個6月開始,“90後”將大規模地“上市”。趟過成長的河,無論曾被貼過怎樣的標簽,每一代人都將成為這個社會的普通人,“上市”在即的“90後”也概莫能外。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