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暴打路人甲”是誰的煩惱

時間:2012-02-24 10:10   來源:千龍網

  都説年少容易輕狂,但輕狂到殘害無辜路人,則未免叫人憤慨。近日,南京玄武警方快速出擊,僅用24個小時便將“暴打路人甲”的15名團夥成員抓獲。這些嫌疑人都是90後。他們為尋求好玩刺激,發明瞭這樣一個“暴打路人甲”的遊戲,隨機選擇路人,突然圍住別人就是一頓暴打。從2月17日深夜10點至第二天淩晨6點多,他們連續毆打了三名無辜路人,導致被害人受傷。 

  報道中的這群青少年,把打人當成一種尋找刺激的“遊戲”,毫無糾葛毫無目地的攤到誰打誰,不僅行為惡劣,打人方式逐步升級,而且還有青少年加入響應,不僅有男孩實施毆打,還有女孩一旁觀戰,到破案時,打人者已“發展”到15人之眾。 

  首先必須承認,這15名少年的行為對他人造成了嚴重傷害,有的已涉嫌犯罪。同時筆者認為,問題並不是僅僅打人這麼簡單。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教育、人口基本素質、文明程度、法制觀念等等並未趕上經濟的發展速度,很多青少年過早享受或接觸到先進的現代文明,往往從內心既感到新鮮又存在某些不適應,傳統的思想和價值觀念遭遇到現代文明的激烈碰撞,以至於不少人雖然有了現代文明的包裝,但內在的素質卻遠遠沒有跟上時代的進步。 

  抑制青少年犯罪是世界性的難題,即便是在發達國家青少年犯罪也是呈上升趨勢。我們的教育陷入功利化已是不爭的事實。現在的青少年從小接觸的傳統道德教育已經不多,而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出了校門,讓人眼花繚亂的就是社會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各種物質和精神誘惑。青少年處在青春躁動時期,識別能力、抗拒誘惑能力較差,叛逆好奇,尋找刺激等等心理又較強,同時,廣播、影視、網路等又無時無刻不在傳播一些既是先進與傳統交織又是魚目混雜的各種資訊。再加上家庭、學校、社會包括政府教育及預防等多方面監管引導的滯後和缺失,讓一些青少年很容易迷失自我,做出一些危害他人和社會的行為。 

  從本質上説,“暴打路人甲”的年輕人,他們的內心或許還比較單純,從報道中我們也看到,他們雖然實施了街頭暴力,實際上既不存在什麼動機,也不存在什麼預謀,更不是為了錢財或報復社會,完全就是圖一所謂“刺激”。 

  因此,15名青少年“暴打路人甲”的行為,看似個案,又不僅僅是個案。這類現象的背後,是青少年在社會快速發展中所遭遇的“成長煩惱”,如同我們在改革中出現的各種“煩惱”一樣,既不必畏懼,又要審慎對待。“暴打路人甲”行為警示我們,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社會各項事業包括對青少年的關愛、教育、預防等也應當跟上經濟發展的腳步,否則,社會呈現出“暴發戶”形態,青少年又如何能消除“暴打路人甲”式的衝動與煩惱? (朱永華 原題:90後“暴打路人甲”演繹成長的煩惱)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