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不宜過度放大“虐嬰門”

時間:2012-06-05 10:56   來源:濟南日報

  近日,一則名為“實習護士虐待新生嬰兒”的消息在網上傳播。在被曝光的博文截圖中,一隻著藍色無菌服的女子的手,讓脖子脆弱的新生兒處於危險姿勢、給嬰兒“畫臉”。該女子的微博稱“2b孩紙完全不反抗的麼,被貼了豬鼻紙還睡那麼香”。(6月3日東方網)

  無疑,實習護士“虐嬰門”的曝光,再次刺痛了公眾的眼球,讓原本緊張、脆弱的醫患關係再添一道“傷口”。

  雖然肇事的僅是一個實習生,但尾碼卻是“護士”二字,而且事發地在醫院,僅憑這兩點,無論如何,醫院都與“虐嬰門”難脫干系。所以,該新聞甫出,隨之招致潮水般的批評,甚至與去年網曝女醫生微博讓病人“下班再死”事件相提並論,對“沒人性的醫護人員”憂心忡忡、哀傷不已……

  應當承認,這位小實習護士舉止失范,有悖人性,不僅讓脖子脆弱的新生兒處於危險姿勢,而且還將嬰兒當“玩具”,為其“畫臉”,罵嬰兒為“2b孩紙”。這些乖張行為的確傷害了寶寶家屬的感情,讓公眾憤怒。

  即便如此,筆者還是想強調,公眾與媒體不宜過度放大“虐嬰門”,更不宜主觀臆斷、先入為主將其與醫患矛盾死拉硬拽聯繫在一起。

  首先,全國醫院不計其數,每天接生、護理的嬰兒數以萬計,總體講,如此惡劣的虐嬰行為屬於極其特別的個案,假若經過公眾媒體放大,發酵成一個嚴肅的、不道德的事件,極易誤導公眾,混淆視聽。

  其次,一邊“虐嬰”,一邊拍照,還將其發佈在微博上“炫耀”,向一些好友傳播,只能説明這個實習護士的無知、價值觀扭曲以及心理畸形。借用該實習護士親友的回帖,那就是該女孩“書沒好好讀,人沒好好做,本來醫患關係就如此緊張,大家的努力白做了”。像這種無知、變態的女孩,若將其行為歸咎為醫德滑坡,恐怕風馬牛不相及。

  再者,出現“虐嬰門”,醫院也不願意看到。可是,一個人從學生走上醫生、護士崗位,實習環節不可或缺。醫院給實習生提供學習機會,無可厚非,但對於極個別行為乖張的實習生,恐怕防不勝防。若將“虐嬰門”簡單歸罪于醫院,恐怕有失公允。

  所以,那名實習生一手製造的“虐嬰門”,不能代表醫院,更代表不了醫護人員,媒體與公眾不宜過度放大這起事件,牽強附會地將其與醫德、醫患關係聯繫,這容易惡化醫患關係。畢竟,醫患本一家,相互真的傷不起。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