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糞相食”,沒人能獨善其身

時間:2012-05-08 10:54   來源:工人日報

  2011年6月17日,復旦大學研究生吳恒與34名網路志願者創辦的“擲出窗外”網站上線。目前,資料庫已蒐集近3000篇關於食品安全問題的新聞報道,點擊量突破19萬人次。該網站內容被上海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上海發佈”轉載,近日一度因訪問量過大而癱瘓。(見5月6日《錢江晚報》)

  “擲出窗外”網站取材于美國的擲出窗外事件。1906年,作家辛克萊根據其在芝加哥一家肉食加工廠的體驗寫成紀實小説《叢林》。時任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邊吃早餐邊讀小説,突然大叫一聲,跳起來,把口中尚未嚼完的食物吐出來,又把盤中剩下的一截香腸用力拋出窗外,這就是“擲出窗外事件”,後續的發展是,這場由一些雜誌發起的“掏糞運動”,不僅曝光了大量食品安全事件,也促使美國政府出臺了“食品與藥物純潔法案”、“聯邦肉類檢查法”等多部法律。

  食品安全問題事關千家萬戶的百姓健康。“擲出窗外”網站的紅火表明:當前的食品安全問題已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急需政府與民間攜手共同解決。

  吳恒將自己的食品安全調查報告取名為“易糞相食”。所謂“易糞相食”,是指每種食品的生産者都清楚自己製作的食品是垃圾,因此從來不吃,長此以往,每個人吃的都可能是垃圾。“易糞相食”固然有些聳人聽聞,但誠如吳恒所言,在食品安全這個問題上,“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從這個角度看,要捍衛食品安全,其實每個公民都有責任與義務。

  一方面,對於假冒偽劣食品,每個公民都有責任勇於舉報,形成全社會人人喊打的局面,讓劣質食品無處藏身。另一方面,我們也呼籲大小商家,要有起碼的良心與道德,自覺抵制制假售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便是為了自己和家人,商家也應該對假冒偽劣説“不”。

  “擲出窗外”網站似乎並未遭遇打壓,其內容還被官方微博“上海發佈”轉載,這無疑是個積極的信號。但我們也要認識到,收集食品安全問題的新聞報道,並不只是少數公民或媒體的權利與責任,更該是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責任與義務。要捍衛食品安全,遏止“易糞相食”,政府和民間需要共同給力。對於政府部門而言,不僅要加大查處和懲處力度,也要堅決落實《食品安全法》,並啟動對監管部門的問責機制,讓不法商家傾家蕩産,讓懶政貪腐官員丟掉烏紗。唯此,民眾和媒體在食品安全上的努力,才會更有意義。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