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餞”變“蜜劍”,何以不足為怪?

時間:2012-04-26 13:07   來源:濟南日報

  4月24日晚,央視曝光浙江蜜餞加工廠家隨意往蜜餞原料裏添加漂白防腐劑,桃肉等原料直接在露天晾曬,許多已蛆爛變質、垃圾夾雜,常年暴露在蒼蠅和灰塵中……記者將來伊份、家樂福等店的蜜餞送檢,發現各種添加劑,如甜味劑、著色劑、漂白劑、防腐劑等,都超國標最大使用量。

  像這樣的蜜餞加工廠,恰如央視評論員所説的,已經不能再稱之為“食品廠”,而更像一個“垃圾場”。這樣的垃圾場加工出來的産品,也不再是健康營養的“蜜餞”,簡直是一把把具有毒性、暗中害人的“蜜劍”,所謂“口有蜜,腹有劍”,垃圾蜜餞簡直對成語“口蜜腹劍”進行了全新的註釋。營養專家指出,蜜餞“糖過量,會帶來多方面健康風險,再加上添加劑使用超標,風險就會更大”。

  看似色香味甜的“蜜餞”,何以成為“蜜劍”?首先,問題當然出在那些利欲熏心、為賺黑心錢無所不用其極的不良商家身上。比如,為了掩飾腐爛變質原料,廠家超量使用漂白劑、防腐劑。為了逃避監管,一些蜜餞企業“會建立兩個工廠,新廠只負責包裝和應付執法機關的檢查,老廠負責生産加工”。其次,與相關監管部門不作為有關。通過央視報道,我們會發現,上述蜜餞事件中的造假、作偽過程,幾乎沒有什麼隱秘性可言,完全就是一個公開的行業顯規則。可是,面對如此“光天化日之下”的食品造假,在媒體公開報道曝光之前,相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在哪呢?依據我國《食品安全法》,“縣級以上品質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食品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樣檢驗”。其實,這些部門的工作人員只要踏進這樣骯髒的地方,不用任何技術手段,一看就知道生産環境不合格,這起碼説明,對於公然製造的垃圾“蜜餞”,當地質監部門要麼沒有“抽檢”;要麼即使熟知內情,也是“視而不見”。

  近年來,在食品安全監管上,我們一直不乏相關監管部門的高調表態,如最近質檢總局負責人一再強調,要“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當好食品安全的守衛者”,要嚴格按照“四個必須”、“五個不放過”、“六個嚴格”要求,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一面是信誓旦旦的表態,一面卻對垃圾蜜餞視而不見,這不是一種“口蜜腹劍”又是什麼?有了如此監管上的“口蜜腹劍”,食品安全的“蜜餞”變“蜜劍”,又何足為怪?!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