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中規則不彰 難免誰勢力大誰説了算

時間:2012-05-04 13:26   來源:工人日報

  陜西衡山縣一民營醫院收治食物中毒的一家5口,經治療後4人好轉,一名老人因胃穿孔去世。病人家屬認為醫院洗胃措施不當致老人死亡,拒絕賠償,要求醫院停業整頓3個月,否則賠付300萬元,並在靈堂前致歉懺悔。傳言稱這家人勢力較大,院方被迫應允。隨後院長披麻戴孝帶領醫護人員集體檢討,向靈堂下跪磕頭。此事經媒體報道後,衡山縣政府聯合多部門介入詳細調查,確定醫院在洗胃過程中確有不當,但鋻於家屬並未申請醫療事故鑒定,此事不能認定為醫療事故,雙方所簽協議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因而為無效協議,目前家屬已向醫院負責人道歉,醫院也已恢復正常運營。(見5月3日《華商報》)

  因為一起醫療事件,醫院成了被人任意擺布的弱勢方。院方為儘快解決事態,竟不訴求正常渠道,單方接受死者家屬的苛刻條件,在既説不清責任,又無證據證明醫院方有錯的情況下,竟為了息事寧人而忍氣吞聲,而當地政府部門卻從始至終不聞不問。事件背後究竟有什麼令醫院畏懼的“勢力”?這樣一個用近乎屈辱的全院“下跪式懺悔”來解決醫療糾紛的方式,暴露了正義之不彰,正常解決醫療糾紛的機制嚴重缺失以及當地惡劣的醫療維權生態。

  讓醫院害怕的“勢力”,可以輕輕鬆鬆讓醫院“服軟”,這是沒有“勢力”的普通患者所無法企及的。在誰勢力大誰説了算的情況下,強勢者可以讓醫院低頭;換一個地方、一個場合,相對強勢的醫院同樣可以讓弱勢的患者低頭、讓弱勢者投訴無門。如此解決醫療糾紛的無序亂象,無疑是“大魚吃小魚”,“拳頭大説了算”,嚴重踐踏了公平正義。

  如此荒唐事件的出現,確實令人深思。如果當地存在可以公平公正解決問題的規則或機制,一方面“有勢者”不敢肆意妄為,另一方面醫院也斷不會忍辱負重。

  強勢與弱勢極易進行角色轉化。如果沒有一整套嚴格的、能夠真正保護每個人(包括強者和弱者)的公平機制,失范和混亂的環境最終會傷害到每一方。

  值得期待的是,衛生部日前發佈的《關於維護醫療機構秩序的通告》強調,“做好維護醫療機構治安秩序工作,依法嚴厲打擊侵害醫務人員、患者人身安全和擾亂醫療機構秩序的違法犯罪活動”,為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將採取“嚴厲打擊”式的零容忍。希望這將是重塑規則、遏止破壞正常醫療活動的違法犯罪行為、真正以法律來為弱者撐腰的契機。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