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青報:“赤字貨幣化”是一副毒藥

2020年06月19日 12:21:00來源:北京青年報

  譚浩俊

  6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各國已經出臺的財政金融刺激措施,規模和力度之大史無前例。不少國家和地區還在謀劃出臺新的刺激措施,他建議大家三思而後行,為今後預留一定的政策空間,並提到中國十分珍惜常規狀態的貨幣財政政策,不會搞大水漫灌,更不會搞赤字貨幣化和負利率。

  這是我國官方首次明確表示不搞赤字貨幣化,算是對近期有關赤字貨幣化的議論作出正式回應。實際上,推行赤字貨幣化政策存在一定的經濟風險和危害,任何國家都要在是否推行赤字貨幣化政策方面慎重選擇。

  美國出臺無限量的赤字貨幣化政策,存在經濟和政治雙方面考量。受疫情影響,美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如果沒有有效的經濟刺激政策,美國經濟出現大衰退是大概率事件。若不用強有力的維穩政策,誰也不敢保證美國股市不會崩盤。無奈之下,美國只好採取赤字貨幣化的下策救金融,實質是想通過注水的方式稀釋金融泡沫。最終有沒有效果,尚不可知,只是一旦出手,就很難收手。

  從政治角度看,由於疫情暴發得太快、太猛,尤其又逢大選,特朗普政府不得不以這樣的方式來刺激經濟、穩定股市,避免雪上加霜。所以,出臺無限量的財政赤字貨幣化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出於政治需要,是十分冒險的手段,後果堪憂。

  應當注意到,無論美國採用多麼激進的赤字貨幣化政策,最終為此買單的就不只是美國而是世界各國。儘管由於特朗普政府奉行的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可能會給美國的風險轉嫁帶來一些阻力。不過美國仍然可以充分利用美元的國際化地位,相對輕鬆地把風險轉嫁給其他國家。

  日本推行赤字貨幣化,部分還是在為上世紀80年代末的房地産崩潰買單,是想竭力穩定近年來剛剛有所起色的日本經濟,避免再發生恐怖的房地産崩盤。在日本經濟面臨上行還是下行的關鍵時刻,新冠疫情的暴發給包括奧運會在內的日本振興經濟的積極因素都蒙上了一層陰影。所以,日本的財政赤字貨幣化政策,更多的還是在補漏洞、填窟窿。

  中國既不像美國那樣存在著嚴重的金融泡沫,需要通過赤字貨幣化來化解泡沫帶來的影響,穩定金融和市場,也不像日本那樣需要通過赤字貨幣化來為房地産市場崩盤買單。中國需要做的,是如何調整信貸資金結構,讓已經扭曲的信貸資金結構歸位,讓實體經濟成為信貸資金的分佈主流,而不是房地産、政府融資平臺等。

  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到現在,中國釋放的貨幣並不少,一些人甚至認為出現貨幣超發現象,其實不然。為什麼實體經濟仍然面臨很大的資金壓力,關鍵就在於信貸資金的流向出現了問題,貨幣政策的傳導不暢通。中央反覆強調暢通貨幣政策傳導,就是看到資金流向不合理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好,釋放再多的資金也無法解決實體經濟的資金問題。而赤字貨幣化,最終也會淪為房地産企業、政府融資平臺及少數大企業的福利,從而引發更多的矛盾、帶來更大的問題。

  赤字貨幣化對中國來説就是一副毒藥,不能隨便服用。貨幣財政政策重點應放在信貸資金存量結構調整上,至少應當將存量結構調整與增量擴張相結合,而不能單純擴張增量。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