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青報:用電量增加見證中國市場企穩成效

2020年03月24日 14:28:00來源:北京青年報

  張敬偉

  據新華社報道,3月份以來,我國發用電量明顯回升。3月17日,全國全口徑發電量179億千瓦時,較2月底提高10.8%,較去年同期增長1%,日發電量實現今年春節以來首次正增長。

  用電數據是經濟運作的“晴雨錶”和“溫度計”。疫情之下,停産停業,自然用電量減少。用電量減少,意味著生産和消費領域的停滯。生産和消費乏力,市場鏈條停止,經濟下行態勢凸顯。今年1-2月份的經濟數據凸顯了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用電數據的確是衡量經濟運作的“金標準”。

  復工復産從2月份即已啟動,但市場全産業鏈還屬於停産停業的慣性階段,用電量雖然在增加,但和去年同期相比,自然還有差距。疫情下的復工復産不僅受到國內市場因疫而阻的影響,也受到疫情全球化帶來的拖累。好消息終於來了,3月17日,國家電網26個省份經營區域,日發受電量已恢復到節前水準的83%,基本接近去年同期規模。3月18日,南方電網全網最高負荷達1.43億千瓦,日發受電量28.22億千瓦時,均超過去年同期,分別增長0.05%、0.94%。用電數據同比增加,説明中國市場開始擺脫疫情束縛,開始步入正軌。

  值得一提的是,3月中旬開始,全球疫情開始蔓延,美股一個月內5次熔斷,在此情勢下,歐洲和亞太股市也都受到嚴重拖累,全球經濟面臨新一輪的危機侵襲。

  疫情全球化還在繼續,中國經濟韌性已經凸顯。伴隨著用電數據的同比攀升,中國復工復産是實實在在的市場復蘇,而非一些海外機構和媒體強調的“復工不復産”。這殊為不易,更加彰顯中國經濟的韌性和耐力。

  聯想2003年非典期間,中國經濟當年實現反彈性增長,本次疫情帶給中國經濟的也是風險可控。一二月的中國內需動力和外貿出口都因疫情受到影響,伴隨著3月份的疫情全球化,中國經濟形勢依然不容樂觀。但中國疫情高峰期已過,且復工復産基本完成的態勢,意味著中國成為全球經濟更強大的經濟引擎。疫情雖然阻滯了中國內需和外貿,但是全球疫情也提振了中國醫療衛生産業的活力。特殊情況下,世界需要中國更多的醫療衛生産能,去為全球抗疫作出貢獻。所以,用電數據同比增加,不僅是中國市場企穩的“金標準”,也為全球抗疫挹注了信心。

  疫情籠罩下的世界各國,救經濟的手段相對單一:一邊是用財政政策刺激,一邊是旋開降息水龍頭,此外就是給民眾發現金(支票)。但各國財稅體制不同,且受政黨政治博弈影響,因此財稅刺激受限較大。

  中國財稅金融政策工具較多,在沒有大水漫灌的情況下,做到了逐步復工復産。用電數據的同比增加,更折射了中國經濟步入了常態軌道。在此情勢下,中國財政貨幣政策又有了更多可緩衝的空間。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一直維持在30%左右,疫情全球化下,中國經濟更將成為全球經濟的壓艙石和市場主心骨。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週期內,中國經濟維持了中高速增長。疫情全球化下,中國經濟也許無法再維持“中高速”增長,但在全球經濟境況變得更糟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依然能夠在大國俱樂部中“一枝獨秀”。

  疫情對中國經濟是考驗,對全球市場是煎熬。中國用電數據同比增加,給紛擾焦慮的全球市場一份希望和願景。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