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尊重創造的理念 “雙創熱潮”改變中國

時間:2015-09-21 20:05   來源:中國經濟網

資料圖片

  近日,“發現雙創之星”大型系列活動走進江蘇(南京)舉辦專場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國家部委有關領導跟創客們面對面,解讀“雙創”政策紅利,創業導師跟創客們分享創業路上的心得體會。

  創新創業離不開社會文化的滋養。長期以來,人們創新冒險的意識不強,社會上對創新的鼓勵不足,對創新失敗奚落嘲笑,缺乏寬容的氣氛,是影響創新的文化因素。現在,要積極營造大眾創業創新的濃厚氛圍,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尊重創造的理念,倡導敢為人先、敢冒風險、寬容失敗的新風尚,形成創業創新光榮的文化導向。

  對中國來説,結構性改革是要激發全體人民的無窮創造力。去年以來,中央政府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改革,減免小微企業稅費,建立創投引導基金,推動“網際網路+”行動,實施“中國製造2025”等。這一系列重大措施,極大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業創新熱情,這個熱潮正在中國大地蓬勃興起。

  正如總理在第九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的特別致辭中所説,參與創業創新的,不僅有大學生、農民工、留學歸國人員,也有很多科研人員和企業的技術、管理骨幹,可以説草根與精英並肩。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即“雙創”的平臺是多樣的,不僅有小微企業,很多大企業也紛紛加入創業創新行列,引入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平臺,觸發了生産方式、管理方式的變革。企業內部員工線上創意有回報、線下崗位有工資,外部創客既參與創新又分享成果,還孵化了一大批小微企業。很多科研機構依託網際網路開展協同研發,大大提高了科技創新效率。

  另外,要提高科技創新效率,還必須提高創新主體的“收益率”。支援人才創新成果轉化,需要政策引導。應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收益歸屬研發團隊所得比例,可考慮其下限從原來的20%提高到70%,且轉化收益用於人員激勵的部分不計入績效工資總額基數。只有從制度上保障創新主體的創新收益,用明確的利益分配機制確定權責,才能形成激勵創新的文化認同。

  現在中國經濟的走勢是緩中趨穩、穩中向好,但穩中有難,總體上機遇大於挑戰。正是大眾的創業創新精神和熱情,使我們增強了克服時艱的信心。當前,中國已經進入“以網際網路為特徵”的新經濟時代和“以大眾化為特徵”的創業黃金時期,“雙創熱潮”將會為經濟增長提供持久動力。(中國經濟網網友孤燈下亮)

編輯:朱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