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母親節成為行銷道具

時間:2015-05-11 10:51   來源:光明網

  5月10日就是母親節了,我市年輕人紛紛選擇一款輕便防滑、清爽透氣、健康養生的”老人鞋”作為母親節的禮物送給父母,並親切地稱之為“孝心鞋”!(5月9日燕趙晚報)

  通篇文章看下來,筆者發現,這是一個頗具宣傳技巧的“軟文”,在對”老人鞋”的樣式、功用、舒適及讚譽度進行詳細介紹之外,還不忘加上一個“在國內一經問世,就廣泛得到了全國中老年朋友的認可。但被當成孝心鞋送給父母”,儼然不買此鞋便不孝順的言外之意。

  像這樣借母親節推銷産品的廣告,如今比比皆是,最著名的,大概要數常常在熒幕上跳躍的一對老年人:孝敬爸媽就買“某某某”、今年過年不收禮,要收就收“啥啥啥”,而每年母親節即將到來的時候,各大商家早已紛紛打出了母親節優惠和各種活動的宣傳廣告:衣食住行、美容、保健品、珠寶、保險……乃至房産無所不包,一年一度的母親節,被商家不遺餘力地作為促銷的“淚點”,當母親節被商業氣息濃重包圍的時候,在熱鬧、喧囂之餘,我們似乎忘記了母親節的初衷。

  母親節應該是感恩、孝心的節日,是為了紀念和讚揚全世界的母親。中華民族歷來有愛母敬母的優良傳統:“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無數詩詞歌賦表達了深厚的母子深情,而這個舶來的西方節日與古老的民族情結緊密結合,就迅速得到認可和流行,敬老愛老的“孝親文化”得以發揚光大。

  然而,過度商業化沖淡了感恩氣氛,弱化了優秀文化傳承,商家的過度包裝,瘋狂轟炸,往往使得原本溫情的節日逐漸變味:當華貴的商品“禮物”阻滯了子女回家的腳步,當母親節成為煽情的行銷道具,節日活動僅僅停留于高價送禮物,甚至攀比禮物,其實是對母愛和感恩的雙重綁架。

  古人有雲:父母恩情重,恩深報實難,然而“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節不是鑼鼓喧天、廣而告之的商業節日,而是子女孝順母親的具體、實在的日子,這一天我們不妨回家去幫母親幹點家務、聽母親拉拉家常,給母親一個擁抱;不能回家的人給母親打個電話,問問近況,或者捎去自己對母親的思念和祝福……“禮物”不在貴重,貴在一片深情,用真誠、感恩來撫平母親額前的皺紋,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母親的感激之請,用我們的心跳契合母愛的“頻率”,這才是我們送給母親的最好禮物。

  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弘揚孝道的良好氣氛,將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孝”德發揚光大,引領青少年從小養成孝親敬老的美德,也才是母親節這個特殊節日亟待豐富的內涵與外延。(斯涵涵)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