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互相討好是種什麼病

時間:2015-03-24 10:27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不知從何時開始,跟老師搞好關係即討好老師,儼然成為大學裏考得好成績的重要條件。這裡説的“討好”,指的主要是為了成績或其他功利目的而刻意為之的行為。“討好”也分不同程度,重者賄賂乃至不擇手段,這當然不可取;輕者則只是想跟老師混個臉熟,比如故意發幾封討教學術問題的郵件,以顯得自己很努力,這對取得好分數無疑有幫助。

  後面這種行為看似無可厚非,但深究起來,為了體面的成績而逼迫自己去問本無太大興趣的問題,從而博得老師的好感,這在欺騙老師的同時也欺騙了自己。更可怕的是,一旦這種策略屢試不爽並得到推廣和被多人效倣,甚至變換花樣層出不窮時,也許大學校園裏的一節課將變成一場活色生香的“宮心計”。

  當然,很多人不介意不在乎,因為通過這樣無傷大雅的欺騙換得優秀的成績和光明的前途,是划算的,而且這種現象一旦普遍,也就淹沒在見怪不怪的淡漠裏了,因此討好老師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但奇怪的是,老師其實也在討好我們。

  舉兩個例子。一個是前幾天舍友抱著厚厚一沓書回來,説是某老師親自出錢買的教材,還補了一句:“老師真可憐,課都被退得不剩多少人了,還得用這種方式來討好我們。”第二個是關於某熱門“水”課,老師福利多多:教材免費,送水果,在課上還給同學提供兼職賺錢的機會。但其實真正聽這課的人只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衝著課程的“水”字而來。末了,又聽聞有人評價:“某老師真是可憐啊,費盡心思和花樣討好我們,就是為了讓我們來上課。”再仔細回想,課堂上有多少這樣的場景:老師拋出一個問題而下面的學生靜默無言,於是無奈之下只好説“發言有加分”。

  課上老師在苦口婆心地想要討好我們,課下我們卻在絞盡腦汁地想怎麼討好老師,這多麼奇怪,也多麼無奈。其實,我們討好的不是老師,只是成績單上的分數,老師們卻實實在在地希望得到關於講課的回應。

  這種討好與被討好的詭異關係,紮根于對成績的功利心,而濃重的功利心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興趣的缺失。我們缺失了對興趣的認知,於是功利佔了上風,驅使著我們去選擇功利性強的課程,也造就了充滿功利的討好行為。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