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彩“爽約”

時間:2015-01-28 14:27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1月25日晚,由中國教育電視臺直播的福利彩票“雙色球”15011期開獎,在沒有事先預告的情況下突然“爽約”,引發多種猜測。25日晚21點54分,@中彩網官方微博發佈緊急通知:“由於銷售數據通訊傳輸故障,導致本期雙色球搖獎無法按時進行,待故障排除後再在公證員的監督下進行開獎。”近2小時後,@中彩網官方微博于23點39分公佈了該期“雙色球”中獎號碼。

  如此無提前預告、無適時解釋、推遲開獎的反常情況,讓輿論場上再度出現“福彩造假”的論調。不少網友對“通訊傳輸故障”的解釋表示強烈質疑,甚至懷疑中獎人員是中福彩內部人員。網友@閱江樓主2013很納悶,“開獎與銷售數據有關嗎?怎麼那麼巧就出故障了?”@大屍兇的漫畫則呼籲,“該抓抓福彩的蒼蠅老虎了”。網友@丁瑞宗的一句“坐等中紀委”的跟帖,更被眾多網友點讚。

  此番福彩“爽約”,引發了一場信任危機。面對洶湧的質疑和猜忌,相關方面不得不出面進行釋疑和澄清。26日上午,民政部辦公廳副主任陳日發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對此進行回應,稱事件系數據索引異常造成,並就此事向廣大彩民致歉。當天中午12點38分,@中彩網官方微博也給出回應:“沒銷售數據不能開獎。”也許是因為該回應並未有效消弭質疑,在差不多半小時後,@中彩網官方微博再次發佈消息:“根據《彩票管理條例》第三章第二十二條的相關規定,彩票發行機構、彩票銷售機構應當確保彩票銷售數據的完整、準確和安全。”

  一邊是網友的質疑和流言,一邊是有關機構和部門的道歉與釋疑,輿論場熱鬧非凡。後者顯然更希望儘快平息輿論爭議,但公眾對福彩的不信任情緒已累積多年,要迅速消除並非易事。26日傍晚,@新京報的一條快訊似乎在宣告,此事正朝著更“刺激”的方向發展——26日上午10時許,一名張姓網友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就昨晚福彩雙色球第15011期突然推遲一事,實名舉報中國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希望中紀委對開獎的公正性進行審查”。@新京報記者查詢得知,中紀委官網已經對該舉報資訊做出回復,稱已收到該網友的舉報內容。

  看起來,網友期盼的“坐等中紀委”正在逐漸變成現實。就連@人民日報客戶端也發佈文章追問,“官方口中的‘故障説’是否可信?是否真的存在舞弊行為?現在還不能妄下結論,這有待權威機構的進一步調查。”非但如此,@人民日報還順便批評了有關部門在此次福彩事件中表現出的“任性”與“高冷”。如此一來,此次福彩“爽約”事件的走向,恐怕已不在福彩相關方面的掌控之中了。

  事實上,公眾對福彩的質疑早已有之,此次只不過是被抓到了“辮子”。一個可供佐證的數據是,據@新京報統計,自2009年12月至今,福彩“雙色球”已經出現了8起延遲開獎現象(包括此次在內),其中5起原因不明。而在某種程度上,福彩的過錯遠不止此。新華社的報道稱,近年來彩票資金“經手環節多”“覬覦部門多”“個人權力大”等問題,成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陜西、青島等地彩票中心的多位負責人先後落馬,有的斥2000萬元公款購豪華遊艇,有的因涉嫌私分國有資産被立案調查。漏洞之大,貪污數額之巨讓人瞠目結舌。文章感嘆,“這些案例都分分秒秒蠶食著廣大彩民對福彩事業的信任與信心。”

  由是觀之,福彩“爽約”引強烈質疑的原因,並非只是單純的某幾次“推遲開獎”。更大的“陰影”其實源於福彩事業在缺少監督和審計的情況下滋生的一系列奢靡浮華和貪污腐敗亂象,而這正是公眾對於福彩事業公信力和公益形象抱以冷眼懷疑的真正癥結所在。

  而站在歷史的長河上看,國家對彩票事業歷來十分重視。早在1998年,國家層面就曾下發過《民政部關於認真落實審計署對全國福利彩票發行和資金使用審計決定的通知》。在2014年11月中旬,新華社還曾報道,“審計署18個特派辦全體出動,一個特派辦負責一個省,對全國共計18個省開展彩票資金審計工作”。一位參加審計工作的人士稱,審計的主要內容是彩票資金的管理使用,也會根據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對彩票運作機制提出建議。如今,審計工作進展究竟如何、各地彩票資金使用情況如何、有何問題和改進建議,經過25日晚的福彩“爽約”事件,在輿論充分發酵和追問之下,相信相關細節和疑問即將一一解開。

  彩票事業在我國發展歷史並不長,正因為此,才更需要在一點一滴中珍惜和維護它的公信力、公益性。出現問題不用回避,想方設法去解決,這才是為公眾接受和歡迎的姿態。有分析認為,此次福彩“爽約”事件,是一場公信力危機,“危”已經説了太多,“機”就擺在我們眼前——加大彩票事業的資訊公開和透明程度,加快制定彩票事業的相關操作規範和標準,加強對彩票事業的監管和審計,讓彩票事業真正回歸公益屬性,讓彩票資金真正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魏東)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