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明中醫比證偽難得多

時間:2014-10-15 08:47   來源:北京晚報

  《新京報》評論版昨日在《“脈診驗孕約戰”為何應者寥寥?》總題目下,刊發三篇文章:《“脈診驗孕”的挑戰議題不嚴謹》、《脈診挑戰中醫自證的良機》、《“脈診驗孕”需要科學驗證》。編輯在總題目下寫了這樣一段説明:微博名人、北京積水潭醫院燒傷科醫師“燒傷超人阿寶”發起了對中醫“脈診驗孕”的挑戰。10月11日,阿寶再次通過微博發表對“脈診驗孕”的聲明,稱“挑戰賽”的資金問題已解決,同時繼續廣發“英雄帖”,希望更多中醫參與。目前只有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師楊楨應戰。

  第一篇文章説,發起挑戰者只是根據電視劇虛構編撰的“摸脈有喜”作為靶子,本身就是不嚴謹的。約戰者稱,自己輸了不但輸5萬元,還將“終身不稱中醫為偽科學”。也就是説,如果贏了的話,他將繼續扛“中醫為偽科學”的大旗。第二篇文章説,以懷孕現象來判斷中醫脈診的準確性及科學性,具有非常強的可操作性。第三篇文章則説,這一挑戰的初衷是,欲以現代科學手段驗證中醫診療手段,也就是在回答“脈診驗孕”的科學性問題。

  家父是一位老中醫,80多歲每週還堅持在同仁堂坐堂行醫半日,病人都是口口相傳來的。因為這個關係,我多少對中醫有點皮毛的了解。據我所知,千方百計想證明“中醫為偽科學”的大有人在,民國時期還鬧過一陣要取締中醫。不知道阿寶挑戰成功後,是否打算在“中醫為偽科學”大旗下,也把中醫滅掉?

  阿寶是一位西醫大夫,大概不知道傳統中醫診病要“望聞問切”,切就是脈診,只是“四診八綱”中的四種診斷手段之一。現代中醫診病,除了“望聞問切”,也要應用各種西醫的檢查儀器和參照西醫的化驗結果,互相取長補短。現代西醫的科技手段,也不過是這二三百年的事情,在此之前,西醫也和中醫沒有太大區別。西醫到中國,佔有了大量醫療市場,也只有一百多年。幾千年來,中國人生老病死,都是靠中醫。中國有句成語,數典忘祖。想用現代西醫證偽傳統中醫,不僅僅是忘了中國人自己的祖宗,也是忘記了西醫的祖宗。

  無論西醫、中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中西醫結合,共同探索人類的長壽之道,治療人類的疾患,這才是造福人類。迄今為止,西方人大部分由西醫治療,壽命也不比中國人長幾年,平均壽命相差不大,證明西醫的所謂真科學也如同中醫一樣,“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還沒有一种醫學做到讓人普遍長命百歲,或是長生不死。

  阿寶要證明“中醫為偽科學”,比起我崇敬的魯迅還是小兒科。魯迅學過西醫,當年罵“中醫是有意無意的騙子”,堪稱阿寶的祖師爺。不過,魯迅最後50多歲就死在日本西醫手上。我看魯迅兒子周海嬰的回憶錄,魯迅晚年也吃過一些中成藥。恕手邊無書,記不清中藥名了。當年,魯迅小時候父親病重,中藥的藥引子有“原配蟋蟀一對”,害得他去百草園裏去捉。蟋蟀又不辦結婚證,哪來原配?我猜也許是醫生知道病無可醫,以“原配蟋蟀”應對病人家屬。中醫裏面有精華,有糟粕,也有些東西用現代科學還難以解釋。比如若干味中藥混在一起煎,産生的藥汁很難説清每味藥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産出成分的定量,這種“混沌現象”也説明“混沌理論”有待人們去進一步深入認識。也許將來“大數據”、“雲計算”能解開中藥治病之謎。中醫需要證明,證明中醫比證偽難得多。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