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之下,我們如何面對可能的抑鬱

時間:2014-05-07 14:06   來源:中國青年報

  “五一”剛過,又一位優秀的媒體人遠離我們。4日下午,杭州都市快報副總編輯徐行自殺離世,年僅35歲。據透露,自殺疑係抑鬱症。都市快報總編輯朱建同日在《傷逝》一文中感嘆,“今夜,酷冷難消,淚水難盡,我們都是抑鬱症患者。對不起,這是你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對不起。希望你能收到這份遲到的歉意。”

  又一名媒體人非正常死亡,既讓人悲慼,亦讓人警覺。前不久,江西贛州人民廣播電臺臺長肖益涵,因肝癌去世,才40多歲;南方都市報記者過國亮前些時也因肝癌病逝,年僅31歲。也許,還有很多媒體人正拖著病體工作,只是我們並不知道。如果徐行果真死於抑鬱症,在致哀的同時我們更需要關注,這個病究竟為何如此具有殺傷力?

  多年前,崔永元為抑鬱症痛不欲生時,不少人感到不可思議;近年來,一些官員死於憂鬱症,有的網友難以理解,甚至多有調侃。而徐行之死,則使更多的人變得嚴肅,也日益沉重和費解,連一名兒科專家都在微博中追問,“為什麼現在抑鬱症發病率這樣高?是我們原來不清楚,不認識這個病?還是現實生活壓力大造成的?”如果説醫生都感到困惑,那一般非專業人士呢?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可由各種原因引起,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而且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抑鬱症至少有10%的患者可出現躁狂發作。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抑鬱症已成為世界第4大疾患,預計到2020年,可能成為僅次於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如果這是權威結論,那麼抑鬱症確實不可小覷,抑鬱症患者自身更不能放鬆積極的治療,否則很可能會導致輕生。

  即便拋開抑鬱症這個可怕的病魔,單就徐行的狀態而言,他處於身體超支狀態。比如,他負責該報社新媒體工作,這要上早班,而分管的報紙工作要上夜班,這樣的工作量即便是鐵打之軀也難以承受;又比如,他年紀輕輕——1978年出生,早已頭髮花白;再比如,他從今年一月開始就整夜失眠,一直到現在,吃安眠藥也沒用。他的胃出現越來越嚴重的燒灼感……徐行雖然年輕,但承擔的任務太多、壓力太大,各種綜合因素擊垮了他。

  像徐行一樣疲憊的媒體人並不在少數。幾年前,北京市健康保障協會公佈,在23640名媒體從業者的體檢結果中,亞健康檢出率為97.5%,對照本行業此前一年5890名受檢者90%的亞健康檢出率,增加了近8個百分點,屬於亞健康高發行業。中國醫師協會也稱,媒體人將比普通人群提前10年進入亞健康狀態,這除了與超長時間工作、睡眠嚴重不足、體育鍛鍊過少、膳食結構不合理等因素有關外,身心壓力過大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幾年過去了,媒體人的壓力有增無減,可以説更加糟糕,這顯然與媒體遇到的壓力有關。

  每個行業都有亞健康者,每個群體都可能患有抑鬱症,媒體人並不比其他群體更需要關注。但是,面對媒體人中如此之高的亞健康檢出率,難免讓人有幾許悲涼;面對一名又一名英年早逝的媒體人,我們又怎能置之度外?以尊重生命的名義,拯救每一個處於煎熬之中的病人,紓解每個群體的畸高壓力,需要全社會一起努力。(王石川)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