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多少抑鬱症官員亟須去治病

時間:2011-09-28 14:31   來源:北京晚報

  一個人,2002年後被診斷患有帕金森氏綜合徵,長期服用神經保護類藥物;2011年7月29日被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確診為抑鬱症。這兩種病,人們都不陌生。按照常理來説,這個人先後得上這麼麻煩的病,早就該入院診治或者在家休養。但直到這個人身故,他的身份依然是遼寧省農信社副書記。根據官方給出的工作履歷,他2006年5月任中共鐵嶺市委常委,2006年6月任鐵嶺市政府副市長,負責市政府常務工作。那時候,他已經得帕金森4年了。他,是被瀋陽警方確認精神抑鬱導致溺水自殺死亡的袁衛亮。

  根據警方25日向媒體披露的資訊,本月17日淩晨3時,袁衛亮獨自從其住所出走,搭乘一輛計程車,到達瀋陽市渾河橋附近下車,後失去蹤跡。而據家屬反映,袁對自己的病情始終未向外人透露,並在最近一個時期病情加重。

  不管怎麼説,一個生命的消逝都是令人痛心的。袁衛亮生前,刻意隱瞞自己的病情是有錯誤的。但他的領導、周圍的同事就完全對一個帕金森患者全無察覺?在洛陽性奴案中,我們看到了冷漠的鄰里關係;在袁衛亮的自殺事件中,是不是也體現出了冷漠的同事關係?如果不是,那到底是因為什麼從領導到群眾都選擇了對袁的身體情況視而不見?

  由於官方資訊的粗糙,我們無法獲知袁在2002年以後任職的確切履歷。但就已知的兩個崗位而言,無論是鐵嶺市副市長還是遼寧省農信社副書記,都可算是一方大員。這兩個崗位對身強體健的人來説都不輕鬆,更不用説對一個病人了。而從另一個角度看,無論是民生還是金融,讓一個有嚴重精神疾患的人來管理,這是對納稅人、對老百姓、對儲戶最大的不負責。在袁出事後,有一種聲音認為:凡是官員死,就是抑鬱症;凡是辦錯事,就是臨時工。這種説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們不能貿然把這個“規律”放在袁衛亮的身上。

  這幾年,官員因抑鬱症自殺的案例,光是新聞曝光為大眾所知的,已經不少。為什麼在老百姓看來日子過得很是滋潤的官兒反而容易精神出問題,這個課題請組織部門認真研究。同時從愛護幹部和人道主義的角度出發,還是應該儘快出臺制度,讓那些“病人”該歇回家歇著吧,老百姓不需要病夫主政。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